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把三国演义当成历史?
《三国演义》是中国四大古典小说之一。是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罗贯中开篇的第一部长篇历史演义小说。《三国演义》描写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的许多英雄,如曹操、刘备、诸葛亮、孙权,以及近百年来的重大历史事件。因为《借草船之箭》《借东风》等很多故事,都达到了妇孺皆知的程度,这也使得读者群体有着不同性别、不同教育程度、不同年龄层次的人口分布。
之所以将《演义》视为正史,多半是出于与正史记载的史料的比较:一是《演义》有固定的所谓正确历史观,如罗贯中的“扶刘贬曹”、“忠君”,即作者在历史中为读者认定了好与坏、对与错。简单到让读者更容易代入历史。
第二,《演义》叙事丰富,史料简练枯燥。而且专家们经常用的观点是,你怎么知道《三国志》所代表的史料不是主观的,没有虚假成分?你怎么知道三国一定是那样的?你不是三国的。这时候聊天往往会进入尴尬的境地。
第三,言情是作者根据历史事实逻辑假设的事件。换句话说,一些不符合史实的部分,或者官方史书上没有提到的具体部分,在逻辑上是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