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历史成就的整理

?宋代历史成就的整理

中国文化繁荣于宋代,这一时期史学的巨大成就值得我们关注。

一是通史著作成果显著。

宋代历史著作众多,大型通史的编纂和修订成就显著。重要的大型通史著作有《资同治鉴》和《通志》。

《资同治鉴》是我国现存第一部编年体通史,由北宋著名史学家司马光编撰。司马光与当时著名的史学家范祖禹、刘舒等共同撰写此书,历时19年。全书共294卷,从魏烈王周二十三年三族分晋,到显德六年,记录了战国至五代1362的历史。

《子同治鉴》资料丰富,考证细致。正史之外还有322种杂史,一件事往往用三四种材料编成,保留了大量史料,比很多正史都要真实。司马光写这本书的目的是什么?致力于国家兴亡,事关民心向背。善可为法,恶可为戒?所以书中用很大的篇幅记录了历代乱局的成败,其他方面不多。

《通志》是南宋历史学家郑樵的代表作,共200卷。这本书最大的贡献是二十章,这是全书的精华。《二十条》概括了古代文化的各个方面,反映了郑樵在文化史上的原创精神和壮丽精神。其中宗族、六书、七调、城市、昆虫、植物都是旧史中省略的。六书讲词,七声讲音,这是郑樵首创的。

《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史学著作,由南宋史学家袁术编撰,开辟了史学的新途径。宋代以前,中国的史书记载无非是编年体和传记体。编年体以年为经。还是几卷之后很难记录结局?,而传记风格则以人物为主。还是一件事看了好几篇,分不清主客?这给读者带来了不便。有鉴于此,袁术改编《资同治鉴》,共分二百九十三条,每条一篇,故名?编年史的终结?。

《子鉴简编》,被朱称为《通鉴简编》。朱将《资同治鉴》的内容进行了简化,编成了一部简编。提纲是总结,模仿《春秋》,朱写的;目的是记叙,仿《左传》,弟子赵世元所写。其本意是用《春秋》的笔法。分名分利,是规矩吗?。该书史料价值虽不高,但开创了大纲体裁,对史书编纂影响很大。

第二,当代史编纂成就显著。

宋* * *设置专门的史家,编纂记载、国史、会议等书籍,都比前代详细。《宋代书本汇编》由清代《永乐大典》编纂而成,原卷2200余卷。该版本共500卷,其中78%的史料在《宋史》中找不到。是研究宋代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种制度演变的重要工具书。宋朝的成立大会是有史以来第一次编纂和修订。

宋代史家撰写的当代史更是数不胜数,其中以下几部最为突出。李导的《续资治通鉴长编》是专门记述北宋九朝历史事件的。原书已失传,现存清代本。李导花了四十年时间写这本书。《龙变》考据详尽,同异附正文,体例仿《子同治简》。南宋思想家叶适称之为《春秋》之后,当代人写的第一部历史巨著。李新传的《炎建年志》是专门研究宋高宗历史的,这本书是李导“长版”的延续。原书已经丢失,现有系列。李新川还是《建言以来朝野杂记》的作者,该书专门记载了南宋初期的法规制度。杂记?,风格是一样的?想要吗?史料很有价值。许《三朝北盟编》记载了、钦宗、与金朝的战争与关系。该书广泛收集了当时* * *和民间人士对宋金关系的评论和记述,并按年月日进行了整理。这份史料很大一部分来自目击者和当事人的个人记录,而许记录的原文使它?看对错,守同异?。其中有很多关于女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甚至民情风俗的记载。

第三,地方志和书籍。

到了宋代,出现了大量的地方志,编纂体例也逐渐完善,包括山川、疆域、名胜、官员、编制、赋税、物产、村落、人物、碑刻、文艺、灾害等东西。著名的地方志有《吴君志》、《长乐志》、《新安智》、《解庐》、《林》等。《东京中国梦》、《武林旧事》、《梁之梦》等也是很有价值的地方史著作。国志包括《太平玉环记》、《元丰九舆志》、《舆地纪声》等。

类书是中国古代的分类百科全书。它们的价值主要在于保留了大量失传的古籍,为后人编纂整理古籍提供了有利条件。

北宋编纂的重要书籍有《太平玉兰》、《太平广记》、《辞赋元规》和《文苑华英》,合称为四大类书,其中《太平玉兰》和《辞赋元规》的史料价值最高。《太平御览》共分55部,4558类,共1000册,引用书籍2579种,但10本现存仅23本。因此,自清代以来,编纂者和校勘者都非常重视《太平御览》。

第四,金石学的成就

金石学是宋代学者开辟的一个新的历史领域。主要金石学著作有北宋欧阳修的《吉谷录》、吕大临的《考古图》、王符的《宣和博古图》、黄的《碑记跋》。南宋有赵明诚的《金石录》,洪尊的《全志》,石红的《施立》。这些为史书的修订提供了新的材料。

如此巨大的成就背后是宋代重视文化的社会风气,国家对文化事业的大力支持,发达的物质条件的大力支持,对今天文化事业的发展或许有一定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