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和辽金打过仗吗?

西夏和辽金打过仗吗?

西夏与辽、金都交战。

历史如下:

西夏与辽的战争史;

西夏建国前,与宋的矛盾是主要矛盾,所以一直与辽保持友好关系。为了进一步加强夏与辽的关系,元昊多次向辽求婚。公元1031年,廖兴宗立宗室公主兴平,嫁给元昊。

公元1042年三月,为了配合辽对宋的军事打击,邀请辽出兵攻打宋。辽发兵至幽州(今天津蓟县),未进。袁浩对此极为不满。

次年八月,西夏出兵助辽,镇压了嘉善人的起义,但辽却将所有俘虏据为己有,这更加激起了元昊对辽的怨恨。夏与辽国的裂痕越来越大。11月,元昊煽动、引诱辽朝统治下的山南党项诸部和宗族起兵反辽,复夏。接着,他又唆使戴尔家族降户,不断骚扰辽国边境。七年(公元1044年)四月,辽宁、山西五省使曲烈出兵夏,辽命其归还,元昊不给。

辽兴宗出兵平定叛辽的党项,元昊出兵相救,杀辽招降萧普达。廖兴宗大怒,从全国各地调兵数十万至西南边境,准备大举讨伐西夏。由于与宋的谈判悬而未决,元昊曾两次向辽人派遣使节讲和。

兴宗扣留西夏大使,出兵宁仁、寇静(今山西朔县),准备征讨。夏辽之间的大规模战争不可避免。十月,廖兴宗亲率十万骑兵出晋苏城(今内蒙古准格尔旗北),黄太弟率七千骑兵出南路;留在东京的肖孝友率师作为后援;唐朝北院使肖辉率六万大军出北路,兵分三路,大举进攻,在贺兰山北大败夏冰。

袁浩见辽军来势凶猛,派使者向辽道歉,要求辽撤军。兴宗召集会议讨论时,说:“夏人忘恩负义,背信弃义,其子亲来,大军集结。如果他们不一举征服西夏,将来一定会后悔的。”兴宗听从了肖辉的建议,令辽军长驱直入河曲(今内蒙古伊克昭盟境内)。

袁浩无法认同对方;所以我撤退了将近一百英里。每后退三英里,它就会烧毁方圆数十英里的乡村。辽军所到之处,兵马无食。袁浩估计此时辽军已经草尽粮绝,于是故意拖延了几天,然后领兵开始反攻,在河曲大败辽军,俘虏了萧虎敬等数十名大臣。在重创辽军后,元昊再次派人向辽求和,愿意归还俘虏。廖兴宗无力再与元昊作战,只好与夏讲和,派人送还了先前扣留的使者。辽与夏的冲突暂时告一段落。

建国初期,西夏先后与宋、辽打了几次大仗,取得了重大军事胜利,在政治上也获得了与宋、辽平等的地位。从此,西夏虽然在形式上仍要向宋辽纳贡,但实际上却成了中国西北的军事强国,形成了宋辽夏三足鼎立的局面。

西夏与金的战争史;

在香宗和宗申的一再腐败下,西夏终于病入膏肓,无可救药。李虽然是一个治国有方的人才,但他仍然无法挽回西夏政权的命运。李打算利用成吉思汗的西征来对抗蒙古。不料秘密泄露,1224年蒙古攻克银川。李向蒙古投降,并派人质拯救国家。1225年成吉思汗西征胜利后,开始进攻西夏。

李于1226年病逝,其侄儿李被推为皇帝。李于1227年投降蒙古。成吉思汗此时已死,但他不会发丧,唯恐西夏反悔。李投降后,按照成吉思汗的旨意被杀,党项也被灭族。西夏灭亡了。

西夏与辽、金、大宋、蒙古交战,最后被成吉思汗的蒙古军所灭。据说成吉思汗就是在西夏灭亡的过程中,因伤而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