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的国家都在哪里?

公元前770年,周平迁都洛邑,公元前476年(《史记十二诸侯列传》为前477年,《史记周本纪》为前478年),因《春秋》记载了这一阶段的历史而得名周在中国灭亡的历史时期。由于周的东迁,前人也称这一时期为东周。

周东搬家后,他的力量被大大削弱了。整个国家处于分裂状态。《左传》中大约有120个大小国家。其中姬姓最多,有晋(今山西侯马)、鲁(今山东曲阜)、曹(今山东定陶)、魏(今河南祁县,后迁居河南濮阳)、郑(今河南新郑)、燕(今北京)、滕(今山东藤县)、于(今山西平陆)。姜姓有齐(今山东临淄)、徐(今河南许昌)、沈(今河南南阳)、姬(今山东寿光);嬴姓有秦(陕西凤翔)、姜(河南罗山西北)、黄(河南潢川)、徐(江苏泗洪);糜姓楚(在湖北江陵);姓氏为宋(河南商丘)、戴(河南兰考);司姓齐(原河南祁县,后迁至山东潍坊);桂姓陈(在今河南淮阳);曹姓朱(在今山东省邹县)和(在今山东省藤县);任姓薛(在今山东省藤县);男子姓邓(在今湖北襄樊)。还有冯姓、姬姓、夷姓、燕姓等小国。最强大的国家是晋国和楚国,其次是齐国和秦国,然后是郑、宋、鲁、魏、曹、朱。春秋末年,吴越崛起。除了以华夏族为主的大小国家,还有很多戎、狄、满、夷交织在一起。在长期的混战中,许多小国被强国吞并。《左传》中发现的120多个国家,到春秋末期只有原来的三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