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薛家?

薛举是河东汾阴(今山西万荣)人。隋大业三年(公元617年),父子出兵自称西秦霸主。据陇西之地,引兵三十万,不久称帝,迁天水。他的儿子继承王位后,他被打败并投降了唐朝。薛琦,周浦汾阴人,唐代大臣、画家。曾官去太保,太子,礼部尚书。他擅长画人物、鸟兽,尤其是鹤,据说是一绝。他的书法与欧阳询、余士南、褚遂良并称“初唐四大家”。薛涛(770-832),大诗人,长安(今陕西Xi)人,唐代女诗人。她外表美丽,性格敏慧。8岁时,她就能写诗了,她的气质和才华闻名于世。父亲早逝,成了艺妓。他能歌善舞,善作诗,曾自创绛注写诗,名曰薛。明代编纂了薛涛的诗。薛雪,白子人,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清代医家。他的医术不比同郡的叶差,而且各有心得。主要著作有《医经原旨》六卷。《湿热论》是他对湿热的探索和研究的代表作,见解深刻。全书不超过一万字,但对于湿热,“感浅入深,治浅入深,治细入细。”他的《湿热论》和叶桂的《温热论》可以说是解释湿热和温病的姊妹篇。薛道衡隋代诗人。字玄青(540-609),河东汾阴(今山西万荣)人。施立是北齐和北周时期的人。隋朝建立后,任内史侍郎,加开复仪为三司。炀帝当皇帝的时候,他是周帆的刺史,被任命为李思的医生。后来被杨帝杀死。薛道衡孤独而勤奋。13岁写《海外华人颂》,颇有思想,令人惊喜。北齐武平年间,南朝陈的使臣傅潜受到客人郎的接待。给一首诗50韵,道均衡和谐,南北称美。当时的著名学者魏收说:“傅潜说虫豸是鱼的耳朵。”他与陆思道齐名,是隋代诗人中艺术成就最高的。有30卷,已失传。今天有1卷《薛李思集》。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诗中记载了20多首,秦汉三国六朝各有8首。关于他的事迹,见《隋书传》和《北史》。薛大定,汾阴人,唐代好官。曾任沧州刺史,开无棣运河入海。他被称为当当的脚秘书处。永惠忠升任杭靖总督。(614——683年3月24日)薛(今山西河津)龙门人,唐朝名将,骁勇善战,善骑射。道教称他为白虎星君。他东征到“白衣驰骋敌阵”,打败了朝鲜;西征“三箭定天山”遏制突厥。为巩固唐朝边疆做出了巨大贡献。薛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元代戏剧家创作了杂剧《薛弱弱归乡》。清代佚名作家写了脍炙人口的小说《薛东征》(唐人薛家福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