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写的《资本论》有好几卷。

资本论第一卷:历史起源

资本论第二卷:种系发生学

资本论第三卷:现象学

《资本论》第四卷:认知发生学

由此看来,《道德经》与《资本论》有一种结构性的“巧合”:道与德的相互促进和有机交融。《资本论》在书的结构上分为四个层次:历史发生学(道,历史生产→再生产过程);种系发生学(德,生殖→流通过程);现象学(道与德的生命形式,循环→生命过程);认知发生学(道与德的认知形式,生活→认知过程)。这其实是逻辑发展的必然,描述了基于历史生产的时间过程、基于社会再生产的空间过程、基于流通的现象过程和基于经济生活批判的认知过程(从抽象到具体)。辩证法的这种“四肢结构”,完成了对社会历史有机体的整体描述,书写了一部商品经济的“全史”。发现了历史的理论概念和批判=发展的方法论概念;再者,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也是可以锁定的。综合来看,这就是《保卫》的学术价值、工作意义和建构路径。

参考资料:

我为什么以及如何写了徐光伟的《为资本论辩护》?

政治经济学杂志,第4卷,2015,P214-230

《捍卫资本——经济形态的社会理论论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