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年前,李鸿章第一次看到美国的高楼后,他说了什么?

清末,中国面临“三千年巨变”。如果把清政府比作一艘大船,出租车已经处于海上风暴的中心,急需有能力的人出来改变困境。在这样的背景下,李鸿章、曾国藩等众多名臣纷纷为帝国出谋划策,也在思考国家的未来。

其中,曾国藩曾与名人赵烈文交谈,谈及清朝的命运。他摇了摇头,叹了口气:“真让人担心。在这本书里,李鸿章指出:几千年来,中国从未遇到过如此危险的被列强包围的局面。大国“和而贪之”。如果他们不尽快想办法处理,只会被风浪吞噬。

由此可见,李鸿章是一个在晚清朝廷深感危机的人,不被各种“朋友”表象所束缚。他极力主张把清醒派从现实中拯救出来。虽然后人有褒有贬,但不可否认的是,李鸿章在当时的贡献,如办洋务、推动中国留学生留美、外交上据理力争等,都是值得肯定的。

这位因签订各种不平等条约而声名狼藉的晚清大臣,当年第一次看到美国高楼大厦,然后想到自己国家的命运,百感交集地说出了令人痛心的话。100多年前,刚刚经历了北洋水师覆灭、在日本马关签订了令他兴奋不已、发誓再也不踏上日本领土的条约的李鸿章,带着满满的惆怅来到了当时世界数一数二的美国。

在当时的欧美国家眼里,李鸿章比清朝皇帝更有影响力。虽然他已经73岁了,但在当时的外媒眼中,他“治理着一个人口比欧洲所有君主加起来还多的大国”,能力极强(据《纽约时报》)。因此,当他在今年8月登上纽约港时,他立即受到了高层的礼炮、人群的欢呼和一位将军的迎接。

李鸿章在美国时,参观了华盛顿牌坊,将中华皇帝诏书交给总统,并在热闹的气氛和欢迎中参观了纽约的唐人街。9月,李鸿章公开演讲,比较中西文化差异,尤其是宗教信仰差异;在华人集会上,他对海外华工的不平等待遇表示同情和关切。

李鸿章离开纽约前往费城之前,接受了一家报纸的采访。或许是出于对西方文明会让东方大臣李鸿章被吹嘘的主观判断,对方向李鸿章询问了此次美国之行中最令人惊讶的异国风情。"

它是20层或更高的高层建筑(摩天大楼)。许多这样的建筑已经在你的国家被建造。他们看起来非常强大,要摧毁他们非常困难,”李鸿章说。但是大清没有这么高的建筑...我想就算大清国建了同样的建筑,也很快会被大风吹倒。李鸿章似乎是对的。他不仅羡慕美国工业生产的简单。也许无论李鸿章是谁,在异国他乡,看到如此强烈的对比自己国家的弱小现状,都会感到苦涩。那时候的清朝还是一片平房摩天大楼,多少人连做梦都没想到!

这段历史让后人读起来感觉无限。“以史为镜,可以知兴亡。”无论我们的环境如何,都不能忘记中国曾经是如何成为列强眼中的粮食。只有不断自强不息,持之以恒,不断追求进步,才能傲然屹立于世界之林,避免历史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