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规划的历史演变

唐代以前,中国古代城市居住区的基本形态主要采用封闭的李芳体系。比如唐代长安城的棋盘路系统,把整个城市分成大小不一的110个方块,四周有围墙,一边一个,晚上封闭,管理制度严格。

总的来说,从北宋开始,李芳的城墙被废除,居民直接面对街巷,店铺沿主要街道排列,使街道与广场合二为一(见开封府)。这种布局街巷清晰,易于识别,居住安静,商业网点分布均匀。直到今天,中国的一些城市仍然保持这种布局。

自19年底以来,中国的一些通商口岸,如上海、天津、汉口等。由于人口的增加和高地价,出现了以二层或三层联排别墅为基本类型的小巷式住宅区。大体格局是房子对着巷子,巷子通向大街。较大的车道又分为主车道和分车道,总会通到街上。街道两旁排列着商店,使居民的生活更加方便。

1949之后,国内一些大城市应用西方邻里单位的概念,规划建设了一些居住区,比如上海的曹杨新村。

20世纪50年代,受苏联城市规划模式的影响,居民区被作为基本的规划结构。当时使用的街坊面积普遍较小,4 ~ 5公顷,生活服务设施不够齐全。

20世纪50年代末,许多城市开始用住宅小区取代街区,住宅小区由几个住宅小区组成。

80年代提出在一个或几个居民区提供工作岗位,尽可能平衡居住和工作,形成综合区,减少城市交通流量。

各国现代城市居住区的布局形式都是以交通干道将生活居住用地划分为若干居住区。每个居住区规模合理,居住环境良好,方便居民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虽然居住区的具体形式多种多样,但都是以邻里单位或住宅小区为单位。在发达国家,居住区规模趋于扩大,住宅类型趋于多样化。布置充足的生活服务设施、绿地和休息娱乐场所,强调创造优美舒适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