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门在哪里?

华门由基座、正门和阁楼三部分组成。它是一座宏伟的建筑,造型气势突出,与各个时期的古代建筑风格相兼容。每一部分都包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是华门大台阶,是通往华门主楼的必经之路。由56级黄褐色台阶和56尊雕像组成,寓意中国五千年的文明辉煌是由56个民族共同创造的。大台阶两边的石雕叫“迎宾兽”,昂首挺胸,背上捧着酒。欢迎大家来参观。由华门总设计师苏庆平先生设计,在中国建筑史上尚属首次,并申请了专利保护。在华门外的任何地方都看不到。华门正门前25米长的瀑布墙,代表了孕育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基座平台上方一双巨手托着一个陶盆,体现了劳动创造历史的思想。陶器是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人类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尧舜时期的主要器具。“巨掌捧陶”石雕象征着尧舜时期的文明地位,也代表了中国勤劳智慧的人民用劳动和双手创造了历史和文明。中间自上而下排列的21个弹珠,代表了尧舜之后的夏、商、周、秦、汉21个历史朝代,生动地展现了中国五千年文明从尧舜开始的悠久历史进程。台阶两侧车轮形状的栏杆采用浑厚厚重的石雕车轮,仿佛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就像车轮滚滚向前,这在中国建筑史上还是第一次。华门大台阶的原始设计体现了中国起源和先民文化的主题,让人一进华门就有追根溯源的感觉。

正门是华门的核心,高大厚重,雄伟庄严,民族精神令人肃然起敬。立于正面的三门象征尧舜禹三祖,直观地体现了文明之门、根祖之门的文化主题。中间的主门高达18米,是世界上最高最大的门。大红色的门扇按照中国传统的九九规镶嵌着81的铜钉,给人一种深深的中国情结。仔细看,可以看到两扇巨门半开着,这是华门历史文化的特殊寓意。据史书记载,“中华之名始于尧”,意思是尧是最早任命九州统一中国的民族始祖。4700多年前,简瑶省会临汾形成了最早的国家格局,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由此开始,奠定了东方文明古国的历史地位。半开的正门,恰恰说明中华文明的大门刚刚被帝尧打开。尧舜之后,文明之路经过20多个历史朝代,绵延五千年。中华民族一直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民族。历史证明,国门的打开是文明的开始。就现实而言,华门的开放是门户开放的象征,意味着国家的开放和世界的繁荣。所以,站在这座高大雄伟的华门前,你可以感受到五千年前打开中华民族大门的伟大意义,同时也可以体会到五千年后打开中华民族大门的强大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