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山公园在哪里?

惠城马山,占地3公顷,位于惠城东北部,是从圭峰山向南延伸的一座小山丘。山上树木茂密,参天大树,苍翠幽静,亭台楼阁,钟楼耸立其中,文人墨客的对联与书法融为一体。马山公园古色古香,蕴含着惠城悠久的历史文化。

从马山西入口爬楼梯到入口广场。左边是省级重点文物龙兴寺石塔,是惠城最古老的建筑。石塔建在一米多高的花岗岩基座上,高约四米。它是用砂岩分层雕刻而成的。据说原来的七层现在只有六层,飞檐尖尖的,屋檐孤立的垂下来。乍一看,这是一座古建筑。据记载,惠城西郊大云山上有一座龙兴寺,始建于隋唐,重建于宋初。寺内供奉着一座七层宝塔,但在清朝道光年间被毁。当时寺庙被毁,塔存放在遗址,一直无人过问。直到1929,惠城修建中山公园,将龙兴寺塔移至中山公园旁的犀牛山(即现在新会一中校区内的犀牛山)。1995年,有关部门将此塔从西山迁至马山。现在的龙兴寺塔看起来已经修复了很多次,但它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这是这座城市悠久历史的见证。龙兴寺塔右侧有一座建于1986的倚马亭,亭柱上镌刻着凌风、阮振雄题写的对联:“人高才能倚马快爬山。”眼前的卧马亭,让惠城人想起1986年惠城园林爱好者动员社会集资建设马山公园的场景。马山的很多设施,比如卧马亭,周边山路,路边的石凳,夫子庙的草坪,都是那个时候养的。

再往上,山腰上有一座建于1975的白沙亭。亭前立有“重建石寨陈氏宗祠”碑,石碑就在此处。白沙亭有谭仲川写的对联:“紫水和黄云传圣贤,人杰地灵迎源头。”这幅对联镶嵌在两个传说中,一个是宋代城西沙堤中的紫河变紫,另一个是唐代城北黄云山的一个和尚一行人被绑在山上。相传这两个传说预示了一个新的学者,应该是陈白沙先生。白沙亭自然是纪念陈白沙的,这幅对联隐而不露,令人回味无穷。山顶有为纪念新会解放而建的1975解放阁,也有两副对联。一个是柯写的,陈福树写的《史可鉴,亭子因解放而久负盛名》。另一副对联是吕静秋和赵家平书的,“艳阳照美城,凉荫杀尘半天。”这些对联有的点出纪念意义,有的引导游客欣赏景点,为马山增添浓厚的文化氛围,真的是不可或缺。

从白沙亭遗址爬上去,然后右转,来到马山的东南角,那里有一个新建的小广场。广场上方有一个赵辉馆。这里凉风习习,风景满眼。正面有柯题写、赵汝渠题写的对联:“赵辉晨树绿,晚霞红。”背面有张瑞恒题写、云书写的对联:“树长阴风娱我,凉亭闲坐月迎客。”两幅对联都描绘了亭子在早晨和晚上的美丽景色。

再往上走,爬到山顶,有一座古建筑——马山钟楼,又名向阳塔、东角楼,俗称马山亭,是马山的象征。

马山钟楼始建于明朝天顺二年(1458),由时任总督张彤所建。它有三层,高20英尺。明代陆涛、罗桥、王明选等新会知府曾修缮过此楼,明末毁于兵刃。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新会县令贾重修马山钟楼,高14m,壁厚54cm,边围21.9m,六边形,石质底座,六个了望窗相对。T形框架的屋顶上有一根垂直的横梁。民国时期,梁下挂一口大铁钟(已失)为惠城百姓鸣钟,故名钟楼。

从明代到清代,马山钟楼几经修缮,规模逐渐缩小,但仍傲然屹立在马山山顶的广场上。清代诗人梁棣写过《马山钟楼》诗:“青山高在城中,钟楼赶青山出。建筑是八窗重楼,空灵而孤独。俯瞰钢城如弹丸,千灯指向室内。更绕拜令,山川入篱。东望庐山,有髻,海滨邹鲁风犹在。再看北面的黄山,有一个斗坛,里面有佛和神仙的痕迹。西南波涛汹涌,赵宋宫犹在夕照。古已有物沉,气在心头。也就是说,这栋楼建了很久了,每天晚上都在天上轰鸣。到现在,钟也卖完了,毁了,抹掉了一个人。从今天复古开始,怎么能谦虚呢?”诗人爬上楼梯,环顾四周,仿佛看见东边龟峰山小庐山上的白沙讲堂,四面八方的学生都在聚精会神地听白沙先生讲课;从北面可以看到龟峰山绿屏左侧的黄云山。宋代道士李智贤在石头上拜北斗。向西南方向望去,似乎宋元海战就像是一片波涛汹涌的悲壮景象。

梁迪认为灯马山钟楼可以让人们一窥新会的历史文化,希望有识之士能还原钟楼的原貌。登上马山钟楼,仍可从六个方向看到惠城周围的景色。在马山东侧的山脚附近,还可以看到树龄超过500年的古榕树的魅力。这棵榕树高15米,DBH 400厘米,树冠380平方米。见证了马山500多年的历史。

为了把马山公园建设好,2002年,市政部门投入数十万元改造马山的景区环境,对公园的一马亭、白沙亭、赵辉亭、解放亭、钟楼进行了整修,重新修建了周边的山路、排水系统和厕所,并在山脚、半山腰和山顶分别修建了四个小广场,铺上方砖,清除野生杂草,重新种植观赏景观树,在山周围安装路灯,并派驻专职人员。现在马山公园的景色焕然一新,是惠城人早晚健身休闲的最佳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