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变法(越短越好)的时间、原因、主要人物、目的、主要内容、结果和意义是什么
时间:公元前365年
主要人物:商鞅
原因:秦孝公决心改革。
目标:发展经济,提高军队战斗力。
主要内容:(1)编制户籍,加强惩罚(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2)鼓励发展农业,奖励生产(有利于秦国的经济发展)
(3)奖励军队,取消“石清十禄”制度(这有利于军队战斗力的提高,同时也侵犯了旧奴隶主和贵族的利益)
(4)放弃矿田,开放建筑,承认土地私有制(建立地主阶级统治最关键的是以法律形式正式确立土地私有制)。
(5)实行郡县制,君主直接派官员进行治理。
(6)整顿秦国的社会风俗,实行一夫一妻制的小家庭制度,规定父子和成年兄弟不得同居一室。如果成年后仍分居,户籍税加倍。
(7)实行20级制。
(8)编户籍时,为什么五户互动,十户监督?一家违法,邻里不举报,那就十家一起坐。
结果:积极影响:
(1)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世袭特权,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加强了新兴地主阶级的中央集权。
(2)使秦国经济繁荣,军事强大;天下英才荟萃;军事胜利,领土扩张,国力强大。
负面影响:
(3)焚烧儒家书籍,毁坏了大量儒家文化等名校著作,禁锢了世人的思想。
(4)重农抑商导致生产力发展缓慢,难以促进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5)实行专制集权,导致国家逐渐僵化,失去活力,难以进入民主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