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苗族
凤庆县——历史沿革凤庆,普满古地,故又称普门。早在春秋战国以前,这里就有人居住。最早居住在这里的人,称为普人,是今天布朗族和佤族的先民,随后傣族、彝族、白族、回族、苗族、傈僳族、拉祜族等相继进入并定居。明清时期,汉人也大量迁入。目前全县有24个民族,人口42.28万。据史料记载,濮人参加了攻打武王的战斗,并在金梦作战。凤庆唐属耀州,宋属永昌。泰任二年(1325),蒙古人被蒙古人取代。请附上。泰鼎将在四年内设立顺宁土府。天顺元年(1328),设立顺宁富宝通州、清甸两县。万历二十六年(1598)改为官制,称顺宁府。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位于顺宁县。民国二年(1913),废府留郡,先转银南路,后属银西路。18年,道部撤销,直属云南省政府。31年,属蒙古第五行政区。38年,属蒙古第11行政区。2月22日,1950,顺宁县人民政府成立。65438+3月0953属于大理地区。8月26日1954,更名为凤庆。1956改为临沧地区,1959与云县合并后分离,组成凤庆建制。2000年,凤庆县辖凤山镇、卢氏镇、营盘镇、小湾镇、十里乡、新华彝族苗族乡、永新彝族乡、大寺乡、窑街彝族乡、洛当彝族乡、勐佑乡、德西里彝族佤族乡、三寺乡4个镇和11个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为426943人。各乡镇人口(人):凤山镇69809卢氏镇20354小湾镇28947营盘镇41642十里乡24605新华乡26841永新乡9296大寺乡37051勐佑乡36672德寺乡165438。8535洛党乡36021雪山乡28535三岔河乡26540郭大寨乡20933 2005年,凤庆县撤销永新彝族乡,行政区域并入卢氏镇,卢氏镇政府驻地不变;德西里彝族佤族乡撤销,其行政区域并入勐佑镇,勐佑镇政府驻地不变。清殿遗址和蒙师石城清殿遗址位于老君山山顶,在麦迪村明皇室(庙)后面,距县城约5公里。它是元朝天顺元年(1328)由猛士衙门修建的。明朝洪武15 (1382)年削县后,为孟族宗长衙门,当地称“孟佳衙门”。坐落在东西向府城的三山包中,前后相距100多米,是县衙的前堂、中堂、后堂。前厅前有一百多尺的平地,九龙山环绕其南北,居高临下,视野开阔,林间幽谷。明朝万历二十六年,(1598)填海造地后废弃。解放后,先后出土了4个1.25公斤的银锭和几件明代文物。
猛士石城是猛士部落城堡的遗址,位于新华乡牛辰山半山腰,当地人称之为“孟佳地址”。400多年前的孟部落城堡是用石头建造的,因此得名石城。遗址坐北朝南,东面是悬岩峭壁,西北面是松树林的陡坡。只有一公里长的山梁在南面被切成三段,离石城约300米处有一口井,可供守城的人使用。孟家的东、北、西三面,都有藤索塔的木筏。如果基地上的石头被敌人攻击,腾索就会被砍断,滚石就会倾泻而下。守备部队只局限在南方,易守难攻。这是当时部落建造的主要壁垒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