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州的历史沿革

春秋时期(公元前770- 476),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公元前2265438+公元前0),属燕国,秦朝属杨光郡。

西汉第三年(公元前206 -9年),永光在今境内东北设立宜昌后国,属幽州卓君县,东汉初废,并入安次县。直到隋朝,安次和方城主要分为两郡。

唐代(618-907)安次、固安两县设武隆县,后改为会昌县,(天宝元年)改称永清县,隶属幽州范阳县。

五代时(907-960),永清郡于后金元年(936)落入契丹,周世宗咸德六年(959),恢复其与义津关的南界,设霸州、永清郡,郡县共治。

宋代(960-1276),景德镇二年(1005)改称新安俊,两地同属河北东路。景佑二年(1035),省永清郡入文安郡。

金大定七年(1167),新安军降为新安郡,大定二十九年(1189),在宜津郡设立宜津关,归州管辖。新安、义津两县,此时属中都道霸州。

元初(1271-1368)新安郡入义津郡,四年(1263)被先人统一。宜津县废并巴州,至先人元二年(1265)恢复宜津县。同年撤销保定县,并入义津县,四年复析。

明朝(1368-1644)洪武初年,宜津县被废,并入霸州。洪武七年(1374)考入保定郡霸州,十三年迁址。霸州治如前,先调北平府,后改顺天府。

清代(1636-1912)霸州继文安、大城、保定三县。雍正六年(1728),霸州不再领郡,管辖范围与今天的霸州差不多。此时属于直隶顺天府。

1913年,霸州降为巴县,仍属顺天府管辖,1914年,顺天府改为京兆特区,仍属霸州管辖;1928,直属于河北省;1937,隶属河北省第五督察区;1938,属于冀中区三区;1939年2月,改为冀中区五区;1940夏秋,分配到北岳区冀北办事处;1941年3月,巴县、忻城县、雄县的连片区域组成第二个联合县,属于冀中区十个特殊区域;1945 10,二联县、巴县基本恢复制废止,属冀中区十个专区;1946-1948年间,将原属文安县北部边境地区的方胜、苏俏划入巴县,改称圣巴县,属冀中区十专区。

1949年8月,划归河北省天津特区;1958 12.20,永清、固安两县撤销,并入巴县,改为天津市;7月9日1961,巴郡恢复为永清郡;1962年3月27日,巴郡恢复为固安郡。永、古、巴三县归还天津特区。天津地区于1970更名为天津地区,1973+2月2日更名为廊坊地区,1989更名为廊坊市,接替巴县。1990年2月,巴县改为河北省直辖市霸州市。1990年2月撤县改霸州市。2005年被河北省政府确定为首批扩权县(市)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