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炉的历史演变

中国古代使用熏香的历史非常悠久。随着佛教传入中国,出现了各种香料,香道也应运而生。香已经从生活的附属品,成为皇室贵族和文人墨客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考古表明,直到汉代才出现专门为烧香而制作的香炉。此后,出现了各种类型的香炉,如汉代的博山炉、魏晋的鸟形香、唐代的长柄香炉、多足香炉和熏球、宋代的折边炉以及各种窑口生产的瓷香炉和香盒。到了明代,处于鼎盛时期的宣德炉将香炉的制作推向了又一个高峰。东晋南朝的文人中,开始盛行用香沐浴,穿香衣的风俗。熏蒸衣服的习俗出现在汉代。在河北满城仲景王刘胜墓中,出土了用于熏蒸衣物的“青铜熏蒸器”和“升降笼”。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墓出土的文物中,有专门用来熏蒸衣物的熏蒸笼。

三国中的于迅擅长熏香。据文献记载,“荀令去他人而坐三日,香不尽。”因为于迅经常让自己的衣服散发出浓郁的香味,所以他去别人家的时候,坐的地方经常会留下一股三天后还没有散去的香味。东晋时,文人还用白檀的清香比喻学问的博大精深。

在晋南朝流行的香薰风格中,从三国五代到南朝后期,圆罐香炉和带托盘豆香炉的风格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从孙吴中期到西晋末期(公元254-316年)。

香薰第一期,造型简单,整体呈锅状,嘴巴很小,肚子很鼓,很圆。上腹部雕有三排圆孔,没有承重柱和底盘。

第二阶段:东晋初期香薰的第二阶段“东晋开国至穆迪升平之时”(公元317-357年),香薰体为短直口圆腹壶,腹部有大三角雕花孔,承重柱也为上小下小的圆柱体,承重盘为平底救济院。

第三阶段:第三阶段香薰、酱油、壶形熏体东晋晚期至南朝刘宋时期(公元357-479年),小口鼓腹,腹部布满密密麻麻的长江三角洲形雕孔,圆柱形柱子,粗短直,座为宽边圆盘。

第四期:相当于南朝中后期的“齐梁陈”第四期(公元48O-589年),没有发现香薰仪。自从东晋汉明帝的佛教传入中国后,在祭祀天神或天地祖先的仪式中,几乎总能看到焚香仪式和告白。甚至,有人在街上摆香,这就使得对香的需求更大了。《文昌札录》第三卷记载:“唐宫每善事,皆以冰片、玉瑾分地。”

唐代的香器也开始有了新的样式。如:多足香薰、熏球、长柄手炉,多为金属或镀金银制。精制的金属球和芳香疗法在唐朝很流行。唐代的带盖多足铜香薰很独特,也有一些提取器。

到了唐代,帝室舍利多次迎接释迦牟尼佛,将他送回法门寺。法门寺文物中,镀金银香薰和镀金银香球是专门为皇室送行的真舍利。宋人烧香时往往同时使用香炉和香盒。这一点从宋代取画香的动作就可以看出来。调香师用他的食指和拇指取出芳香的药丸,并把它们放在充满白灰的炉子里。宋代也流行将香料压成“香封”,将粉状香料模具压成固定形状,然后点燃。

宋代大量进口香料,到了北宋,香药是商社收入中最大的项目之一。镇赉、博尼、普端、安南等地盛产乳香、冰片和香,香药也是朝鲜的主要贡品。一些香制品,如乳香,被列为违禁物品,由政府垄断,不允许私下交易。

宋代香药进口量虽大,但仍供不应求。宋代广泛使用熏香,大量焚香。祭祀仪式,官宴,文武百官考试,以及之后同年的宴会和生日,都需要香火。

宋代还有一种所谓的“品香”,就是在户外烧香。有时,在园中的“诗禅堂”里,试点新制的香,评价香的气味、香雾的形状、香烟的久燃,是宋代生活中的重要节目之一。

宋人特别注重熏香的方法。香点燃后,并没有放入火中。香炉上覆盖了具有保温功能的厚厚的灰烬,中间埋了一小块烧红的木炭,再覆盖上薄薄的一层,只露出一点灰烬。用薄银片隔火,把香放在薄银片上熏烤,香味自然舒服,没有烟干。注意一点,木炭块不只是普通的木炭,而是精制木炭。

此外,宋人还使用香印。南宋杭州城居住区的各种服务业中,有一种专门从事“供香印版”的服务业。他们雇了一个固定的“铺席户”,每天印香火印,每个月收香火钱。

在宋代的香炉中,有许多特殊的造型,如现藏于芝加哥艺术博物馆(11-12世纪)的宋应卿的鸟形香炉。一只鸳鸯似的水鸟蹲在香炉盖上,炉身上贴了两层莲花花瓣,还有盘子。盘底有如意云的花式脚。香炉从鸟嘴中逸出,炉体上有小气孔,让香烟从上面的鸟嘴中飘出来。在宋代,另一种豆形香炉很流行,它的形状像高足杯。

元明清时期流行成套香烛,如元代的“一炉两瓶”。“炉、瓶、盒”出现在明代和16世纪的绘画中。这种组合式香炉便于存放香烛和铲子。

明代嘉靖御窑也有所谓的“五祭”。这五件供品是一炉两烛台两花瓶的成套供品,用于祭祀仪式、祠堂、寺庙等正式场合。明代铜香炉的盛行,与宣德时期大量精制的宣德铜香炉有关。宣德年间,用泰国的数万斤铜贡,铸造了3300多件宣德炉。明末民间制作了大量的青铜香炉,设计精良。青铜香炉的盛行,与当时燃烧各种等级香烛的盛行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