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港的历史
自商朝末年,属吴国;秦朝属会稽郡,金朝位于济阳郡。梁丰县建立于南朝。隋唐以后,属常熟、江阴两县。从清朝到民国,长通港以北属于南通县。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 * *产党曾在北部沙洲地区建立沙洲县,在常熟、江阴两县南部边区建立玉溪县。解放后,常熟县属东,江阴县属西。
1962年,江阴县划出九个公社,常熟县划出十四个公社和长银沙农场,设立沙洲县,隶属苏州地区。张家港从此成为县级行政单位。
1986年9月,国务院批准撤销沙洲县,设立张家港市,隶属地级苏州市。
2004年,江苏农垦总局将原江苏国有常阴沙农场划归张家港市,实行属地管理。
扩展数据
张家港市,原名沙洲县,因境内三分之二的土地为长江沙洲堆积而成。境内土地以古长江岸线为界,分为南北两部分。
南部属于老长江三角洲古沙嘴地区,成陆时间7000多年,丘陵星罗棋布。北部属于新长江三角洲,由数十个沙洲相连。最早的成陆时间约为800年,目前仍在扩张。
市区南部登陆较早,历史文化悠久。发现了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汉高祖五年(前202年),延陵之地为济阳乡。因形势,有暨阳湖,乡以湖命名。
西晋太康二年(281),济阳县位于济阳乡、南沙乡、无锡北部。
东晋咸康七年(341),济阳东定为南沙郡。南朝梁太平元年(556年),济阳县废,建立梁丰县。隋朝,南沙并入常熟郡,梁丰并入江阴郡。
唐武德三年(620),迁都济阳县。九年,并入江阴县。从此常熟和江阴分作两郡,历时1300余年,直至1962年建立沙州郡。
自宋代以来,我国北方的沙洲在长江中蓄水,形成夹江。为了加快造地,扩大田地,人们在夹江上筑坝截流,圈田。张家港的名字源于清朝咸丰年间。
当时人们在老夹江河口修了一个大坝,在南边把它截进了河里。因经过张家埭,故名张家港。清末民初,中国北方地区建立了沙洲市。此后,沙洲的名称被正式使用。
1926 10 10月26日,毛泽东署名润之,在《指导》周刊179上发表了《江浙农民的苦难及其造反运动》一文,文中写道:“江阴东乡有个叫沙洲的地方,也有农民对地主的造反……”文中的“沙洲”指的就是这个地方。
1941年2月和1944、10年2月,中国* * *产党两次在此建立沙洲县民主政府。1957 165438+10月29日,国务院第63次全体会议批准设立新沙洲县。
得名的原因是该县约有一半的土地是由长江中游的沙洲堆积而成的。“沙洲”一词能体现这种陆上特征,又恰好沿袭了抗日民主政府的旧称,故命名为沙洲县。
1962 65438+10月1,沙洲县正式成立,划归苏州特区。1983年3月,实行市管县体制,隶属苏州市。为进一步扩大张家港在国内外的影响力,走“以港兴市,以城促市”的经济发展之路,1986年9月,国务院批准撤销沙洲县,设立张家港市。
历史上,沙洲的经济以农业为主。建国后的一段时间,农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70%以上,是我国棉花出口的重要基地。
1978后,乡镇工业兴起并迅速发展。从65438年到0985年,92%的农村劳动力从农业转移到工业。当年工农业总产值33.7亿元,是1980的2.3倍。工业产值占92%。张家港港口建设始于1968。当时上海港务局为了疏散物资运输,决定在张家港设立码头,开辟辅助港口。
次年建成,1982对外开放。到1985,港口吞吐量3400万吨,国际贸易航线7条,是中国四大集装箱港口之一。从沙洲县到张家港市的地名变迁,也显示了张家港从一个传统的农业和农村社会到一个新兴的工业和港口现代化城市的巨大变化。
今天的张家港人,在“团结拼搏、负重奋进、自压群雄、敢争第一”的精神鼓舞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令人瞩目的奇迹:中国第一所民办大学沙洲工学院创建于1984。
1992年,中国唯一的内陆港口保税区——张家港保税区建成。1994全国经济综合实力“百强”县排名第二;1995成为中国两个文明建设的典型。
2001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306.8亿元,财政收入32.08亿元,两年翻了一番。
百度百科-张家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