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空军空降兵空降史

1949,19年8月,中央军委决定在空军编制内组建空降兵。4月7日,1950,中央军电报各军区、野战军,要求从各陆军部队中抽调若干战斗英雄,或组建模范班、排干部,组建空军陆战队。很快就规定,人数不足的可以从优秀士兵中补选。1950年7月7日,中央军委发布“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陆战队某旅1”番号。1950年7月26日,空军陆战队1旅旅部在三野9兵团30军89师的基础上,在上海成立。同年8月1,1空军陆战旅旅部由上海迁至开封。1950 9月16日,第一支空降部队——空军海军陆战队1旅在开封正式成立,下辖4个狙击营、1坦克营、1迫击炮营、1炮营,以及高射机枪、工兵和大炮。全旅5030人,分别来自山东、华东、东北军区1、2、3、4野战军和40个军级以上单位,以及原国军伞兵第3团的部分起义军。这是当时最精锐的部队,有88%的旅员,93%的战斗英雄、模范、英模,83%参加过战斗的人。

中国空军空降兵成立于1950年7月。他们最初被称为空军陆战队旅,后来更名为空降师。1961年5月,中央军委决定将陆军第15军改编为空降军。

空军空降兵是一支合成兵种,由步兵、炮兵、航空兵、通信、侦察、工程、防化等27个专业兵种组成。自2000年以来,中国空军的空降兵一直在从单一的伞降作战力量向空地合成作战力量转型。先后装备了伞兵突击车、伞兵战车、自行榴弹炮、自行火箭炮、反坦克导弹发射车、大中型运输机、武装直升机、运输直升机、指挥自动化系统和卫星定位、导航、通信系统,初步实现了主战装备机械化、空降作战装备机械化和战场立体机动化。

2008年9月,内蒙古某训练场,在来自36个国家的113名军事代表的注视下,近百名伞兵随着战车的火炮从天而降,首次实现人与重型装备“空降合一”,这标志着伞兵部队彻底改变了“一人一伞一炮”、轻武器和迫击炮的轻型模式,远程快速机动突击能力跃上新台阶。

2013年,中国空军的空降兵已经发展成为一支能够全方位快速机动、在各种复杂地形条件下空降、远距离独立作战的突击力量。1950 65438+2月,空军海军陆战队1旅改编为空军海军陆战队1师。1955更名为伞兵师。4月28日,1957,番号正式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降师。1961 5月,中央军委决定将陆军15集团军改编为空降军。15军前身为中原野战军第9纵队,1949年2月更名为第2野战军第4兵团15军。这是一支英雄的军队。当年美国大兵被朝鲜战争中的甘岭激战吓坏了,出现了黄继光这样的战斗英雄。1961 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5空降兵团组建。原来的空降师也划归军队编制。此后,解放军空降兵逐渐发展壮大。当时15空降兵装备的运输机主要有苏制安-2和国产运-5小型运输机,其速度、运载能力和续航能力都不能满足空降兵的要求。空降兵的主要重火力装备有60mm、82mm、120mm迫击炮、82mm无后坐力炮等。没有重炮、坦克、装甲车等武器,也没有有效的防空和反坦克武器。所以作战能力远远达不到要求。飞机和伞的数量不能满足部队跳伞训练的需求。官兵们冒着生命危险,使用安全系数低的气球,省时、省人、省钱,训练周期也相对较短。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降兵15(航空兵15)现管辖:

空降兵第43师,代号95900部队,驻扎在河南开封。

127团,代号95985,是空降兵摩步团。

128团,代号95982,是空降兵摩步团。

129团,代号95936,是空降兵炮兵团。

第44空降师,代号95971,驻扎在湖北广水。

130团,代号95964部队。

131团,代号95918,是空降兵炮兵团。

英山站,代号95832部队,44师所属驻地。

第45空降师,代号95942,驻扎在湖北黄陂。

132团,代号95963,是空降兵炮兵团。

133团,代号95944部队。

134团,代号95969,是空降兵摩步团。

通信团,代号95857部队,驻湖北孝感。

海运集团,代号95825部队,驻扎湖北孝感。

特种大队,代号95848部队,驻湖北孝感。

武装侦察大队,代号95401,驻江西南昌。

教导大队,代号95816部队,驻湖北广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