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术语
西方哲学发展的三大变化
摘要:哲学研究的对象由三个不同的方面组成,即外部世界、自我、自我与外部世界以及自我与他人之间的媒介。从这个角度来看,西方哲学史有三大转折点。第一次重大转折是从教条哲学到批判哲学;第二个转折点是从批判哲学到存在主义哲学;第三个转折点是从存在主义哲学到当代语言哲学。
[关键词]教条主义,批判哲学,存在主义,当代语言哲学
【作者简介】俞武进(1948-),男,浙江萧山人,复旦大学当代外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外国哲学和外国马克思主义研究。
在西方哲学史的研究中,人们往往热衷于谈论“西方哲学史发展的内在逻辑”。其实这里所谓的“内在逻辑”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使用。往往是研究者将自己的主观研究经验“硬化”的结果,而这种“硬化”往往是不成功的。诚然,在实际的研究活动中,任何研究者都不可能完全摆脱自己的视角去观察和分析哲学史,但以下可能性依然存在,即研究者可以通过对自身前理解结构的深入反思和对哲学史史料的批判性考察,使自己的主观研究经验更符合西方哲学史演变的真实进程。本文就是这一尝试的结晶。
本文认为,西方哲学史是不同历史时期西方哲学家对共同关心的哲学问题进行思考的结果。无论哲学家对哲学问题的理解如何导致截然不同的结论,他们思考的对象都是一样的。这个对象包含三个不同的侧面:第一个侧面是个体面对的外部世界以及外部世界中事物之间的关系;第二个方面是作为个人反思对象的自我以及自我与他人的关系;第三个方面是沟通个体与外界、个体与个体之间关系的媒介,其中语言以及语言所包含的语法、语义、语用、逻辑问题尤为重要。
当我们紧紧围绕这三个任何哲学讨论都无法回避的方面来反思西方哲学史时,就会发现西方哲学发展的内在逻辑正在以一种客观的方式显现出来。我们不妨把这种内在逻辑理解为以下三大转折:
第一次大转向:从教条哲学到批判哲学
从西方哲学发展史来看,第一次伟大转折,即从教条哲学到批判哲学,是通过从古希腊哲学到康德哲学的漫长过程完成的。从整体上看,康德以前的哲学可以归为教条主义哲学。
什么是教条主义?黑格尔写道:“教条主义的对立面是怀疑主义。古代理论家一般称任何哲学,只要他们持有肯定的理论。”的确,古代学者塞克斯·经验论(Secdus Empirico)在《皮拉主义提纲》中也指出:“那些认为自己发现了真理的人……被恰当地称为教条主义者。”也就是说,所有的古代哲学家,只要在自己的研究中得出肯定的结论,都可以称为“独断论者”。
如果用通俗的语言表达,教条主义哲学就是对哲学思考的对象采取简单的态度。正如黑格尔在谈到这种态度时所说:“它还没有认识到思想本身所包含的矛盾以及思想本身与信仰的对立,而是认为真理只有通过反思才能被认识,对象的真实本质才能呈现在意识面前。有了这种信念,思想便直接掌握了对象,重新创造了感觉和直觉的内容,并把它当作思想本身的内容,从而认为自己得到了真理,得到了满足。所有早期的哲学,所有的科学,甚至所有的日子。
~~~~~~~~~~~~~~~~~~~~~
1.黑格尔:《小逻辑》,商务印书馆,1980,第101页。
2.转引自尼古拉斯·布宁等:《西方哲学英汉大词典》,人民出版社,2001版,第273页。
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有意识的活动,都可以说是活在这个信念上。在黑格尔看来,从教条哲学中得出的结论,与其说是思考的结果,不如说是信仰的结果。教条主义哲学的朴素态度主要表现在对以下三个理论前提的信仰上:第一,外部世界的事物是可以认识的;第二,人的感觉和知识是可靠的,人可以通过自己的感官和理性认识新兵;第三,语言是人类意识的载体,是可靠的。人们可以用语言准确地表达思想,无障碍地与他人交流。事实上,在这三个理论预设的信念中,主要涉及到前两个理论预设。至于第三个理论预设,康德和康德之前的哲学家基本上处于边缘化和沉睡状态。虽然在一些古代哲学家那里,也提到了语言问题,但是并没有主题化。
有趣的是,这种简单的几乎可以等同于信仰的教条哲学,在古代就受到了一些怀疑论者的质疑。比如智者普罗塔哥拉斯说:“至于神灵,我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是什么样子。有很多事情是我们无法知道的;问题晦涩,人生苦短。”另一位智者高尔吉亚斯得出了以下三个结论:第一,“不存在任何东西”;第二,“如果某物存在,它也是不为人所知的”;第三种是“这个东西就算能知道,也不能告诉别人。”特别是,第三点涉及对语言媒介的怀疑。高尔吉亚进一步论证说:“因为我们在告诉别人时使用的信号是语言,而语言本身并不是给予的东西和存在的东西;所以我们告诉别人的不是存在的东西,而是语言,语言和给定的东西不一样。.....可见语言是无法传达给别人的。"
显然,明智哲学家的怀疑构成了对教条哲学理论预设的挑战。苏格拉底试图通过肯定概念知识来回应睿智哲学家的挑战,而柏拉图则将感性的、可见的世界交给怀疑论者,只牢牢守护着在苏格拉底启发下构建的静态概念世界,亚里士多德为这个概念世界提供了形式逻辑的规则。从此,古代教条哲学的地位似乎得到了巩固。在漫长的中世纪,由于哲学成为神学的婢女,对神学的信仰进一步强化了对哲学的信仰。教条主义哲学在莱布尼茨-沃尔夫、洛克等哲学家那里达到了辉煌的高潮。然而,教条主义哲学的对头——怀疑论仍在发展壮大,最终在休谟形成了一股推翻教条主义哲学的伟大浪潮。
休谟的怀疑主义之所以包含如此强大的力量,不仅因为他深刻的见解,还因为他从近代哲学鼻祖笛卡尔以来的哲学思想给予了极大的帮助。众所周知,笛卡尔提出了“我思故我在”的著名命题,从而将哲学的视野转向了自我反思。正如黑格尔所说:“自笛卡尔以来,哲学突然变成了一个完全不同的范围,一个完全不同的观点,也就是变成了一个主观领域,变成了某种事物。”换句话说,从笛卡尔开始,自我觉醒了,从此,哲学家对自我以及自我与他者关系的反思成为哲学思考的基础和主题。这里的原因很简单。既然哲学是思考,而思考来源于自我,那么在自我本身被阐明之前,哲学能否在具体问题的研究中获得其确定性?借助于这种自我反省,休谟的怀疑主义获得了深度和力量。在他看来,小我无非是“一堆感知”,人类所获得的所谓“客观知识”,主要是基于因果关系的,无非是主观的、心理的习惯性的、不确定的联想。这样,传统教条主义哲学的大厦就被休谟不可战胜的怀疑主义所瓦解了。
所以康德承认,是休谟的怀疑主义把他从教条哲学的梦境中唤醒,为他指明了完全不同的思考方向。但在如何看待教条主义主导的传统形而上学之船的问题上,他们却有着完全不同的意见:“……为了安全起见,他(这里指休谟,作者注)是要带他的。”
~~~~~~~~~~~
3.黑格尔:《小逻辑》,商务印书馆,1980,第94-95页。
4.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系:古希腊罗马哲学,三联书店,1957,第138页。
5.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系:古希腊罗马哲学,三联书店,1957版,第138页。
6.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系:古希腊罗马哲学,三联书店,1957版,第142-143页。
7.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四卷,商务印书馆1981版,第69页。
8.康德:《未来形而上学导论》,商务印书馆,1982,第9页。
那艘船被带到岸上(遭到怀疑),任其在那里腐烂。至于我,我不采取这种方法;我给它一个引航员,他可以安全地驾驶船只到他想去的任何地方,根据从地球知识中获得的可靠的导航原则,并配备详细的海图和指南针。“为了超越传统的教条主义哲学,也为了防止自我被休谟的怀疑主义所摧毁,康德以数学的先天领域为例,建立了批判哲学。批判哲学提出了以下三个主要区别:
一是在哲学研究的对象上,把现象和事物本身区分开来。现象属于经验的范畴,而事物本身属于超越的范畴,两者之间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鸿沟。把感觉经验的知识仅仅理解为现象知识,从根本上破坏和超越了传统的教条哲学,因为教条哲学的一个错觉是感觉经验的知识可以把握事物本身,而康德证明事物本身是不可知的,只有事物本身向我们揭示的感性现象才能被认识。这种差异也超越了休谟作为经验主义者和怀疑论者对感官经验重要性的无限夸大。
二是区分知识中的先验形式和经验内容。在康德看来,任何知识都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它是一种先天的感性形式(时间和空间)和十二种先天的知性范畴,是先于经验而存在的形式(指逻辑学中的“先验”,作者注);另一方面是后天的感官经验材料,从先验形式上保证了知识的普遍必然性。这样,超验主义就从根本上超越了休谟的怀疑主义,因为这种怀疑主义只能推翻一切与经验有关的形而上学观点,而不能推翻先于经验并与经验分离的整个先验领域的合理性。
三是区分知性和理性。按照康德的观点,知性对象是现象范围内的,而理性对象是理念(世界、灵魂、上帝),属于先验领域,因而是不可知的。这就从根本上消除了教条式思维方式的可能性,因为这种思维方式的本质特征是理性试图将只适合于经验范围的知性范畴应用于先验经验领域,从而形成无穷无尽的谬误。
简而言之,康德的批判哲学一经建立,教条主义哲学就被从根本上抛弃了。尽管在康德之后出现了对教条哲学的局部恢复,尽管不读康德的人在康德之后仍然会停留在教条的思维模式中,但在真正严格的哲学思维中,教条哲学已经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第二次伟大转向:从批判哲学到存在主义哲学
在西方哲学史上,第二次大转折大致是指从康德的批判哲学到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哲学的阶段。众所周知,康德的批判哲学自诞生之日起就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然而,他的理论留下的问题同样严重。说得极端一点,康德的批判哲学从诞生之日起就已经包含了被超越的命运。温德尔在评论康德哲学时指出:“认知能力在主体不可理解的X和客体同样不可理解的X之间摇摆。感知自身之后无物,知性自身之前无物。”
这里所谓的“主体的不可理解的X”指的是自我或“格物”。康德虽然详细论述了“心”所发出的认识、感觉、意义三种能力,但他把“心”作为未知对象中的一个“X”。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提出了三个问题,即“我能知道什么?”“我该怎么办?”和“我能希望什么?”后来,在《逻辑学讲义》中,他提出了第四个问题,即“人是什么?”然而,在他的晚年,实践人类学对自我或“心灵”的研究保持沉默。后来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和《康德与形而上学问题》中反复批判康德,延缓了对这种存在的本体论基础的反思,因为在海德格尔看来,正是这种本体论构成了人反思自身或内心的哲学基础。当然,这是后话。
另外,这里所谓的“物体的同一的不可理解的X”是指先验的东西本身。在康德看来,事物本身是可思的,但不可知的。这对于一些哲学家来说是矛盾的。比如黑格尔认为,思维是什么?思维就是规定,事物本身既可以是思维,也可以是规定,也可以是规定。
~~~~~~~~~~~~~~~~~~
9.康德:《未来形而上学导论》,商务印书馆,1982,第12页。
10.文德尔班:《哲学史教程》,第二卷,商务印书馆,1996版,第792页。
可以被认识,于是他在《小逻辑》中大胆下结论,事物本身是可以被认识的。叔本华更进了一步。他没有停留在纯粹认识论的范围内质疑康德对事物本身的概念,而是从本体论的角度解读了事物本身的秘密:“事物本身是什么?它是——威尔。”在叔本华看来,意志是事物本身,是世界的本质。这样,在康德看来,先验领域中的事物本身就被解释为与人类生存活动密切相关的意志。换句话说,这个东西本身并不遥远,它在所有生物身上。正是从这种全新的存在主义立场出发,他推翻了几千年哲学史上“理性和认知是第一位的,生命和意志是第二位的”的案例,把整个哲学引向了一个新的思考方向:“意志是第一位的,也是最原始的;理解只是后来加了税,作为意志现象的工具,属于意志现象。所以每个人都是因为他的意志,而不是他,他的性格也是最原始的,因为欲望是他本质的基础。”这样,认识论领域的批判哲学就变成了本体论意义上的存在主义哲学。
继叔本华之后,马克思结合经济学的研究进一步推动了存在主义哲学的发展。(这种说法值得商榷。)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写道:“……我们应当首先确定,一切人类存在的第一前提也是一切历史的第一前提。这个前提是,人必须会生活,才能‘创造历史’。但是为了生活,你首先需要衣服,食物,住所和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物质,也就是生产物质生活本身。”恩格斯甚至进一步把人类历史理解为生存意志冲突的合力。相应的,1859年达尔文出版的《物种起源》一书也为存在主义的思考提供了重要的推动力。事实上,随之而来的实用主义思潮倾向于从生存活动的角度来解释人类的经验和知识。或许可以说,在海德格尔那里,存在主义哲学的探索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海德格尔是在评论康德的“人是什么?”问题指出:“如果人仅仅是基于其存在而成为人,那么就不可能以任何人类学的方式讨论什么比人更原始。所有的人类学,甚至哲学人类学,都已经把人假定为人类。”在海斯看来,“比人类更原始的是人类存在的局限性。”他把存在的有限性理论理解为一种基本的本体论,从而牢固地确立了存在主义在哲学史上的地位。
研究从康德的批判哲学到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本体论哲学的发展过程,很有启发意义。尽管康德的批判哲学超越了传统的教条哲学,但是,由于缺乏对自我或“心灵”的深入反思,在某种意义上,它已经成为一种没有基础的哲学。因此,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哲学为批判哲学提供了一个本体论前提。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海德格尔说知识是这个存在物在世界上的样式。这样,哲学就被定为存在主义的本体论。如果说存在主义哲学和批判哲学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的话,那么我们可以说它继承了批判哲学对先验领域的发展。为此,海斯毫不犹豫地断言:“只要哲学科学地理解自己的哲学,‘先天论’就是它的方法。”因为只有从感官经验中分离出来的先天境界才能保证前提的普遍有效性,这是康德批判哲学留给我们的伟大遗产之一。
第三次转向:从存在主义哲学到当代语言哲学。
在西方哲学发展史上,第三次重大转折是从叔本华的存在主义哲学到以维特根斯坦、海德格尔和哈贝马斯为代表的当代语言哲学。
存在主义似乎阐明了所有其他哲学思想的前提。但是,只要我们深入反思,就会发现问题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先说存在主义哲学所强调的“* * *存在”。“* * *在”
~~~~~~~~~~~~~
11.黑格尔写道:“事实上,没有什么比事物本身更容易认识。”参见小逻辑商务印书馆,1980,第126页。
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商务印书馆,1982,第177页。
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商务印书馆,1982,第401-402页。
1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31页。
15.孙周兴:《海德格尔选集》,三联书店,1996,第119页。
16.孙周兴:《海德格尔选集》,三联书店,1996,第118页。
17.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87,第62-63页。
它表明任何个体的生存本质上都是与他人和谐相处的。换句话说,在这个世界上,没有非* * *的存在。即使一个人觉得很孤独的时候,他依然没有离开* * *的存在。其实他的孤独是对自己当初* * *存在的一种确认。显然,任何“* * *存在”都只能通过语言这种铁一般的交流来实现。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根本不存在脱离语言活动的赤裸裸的生存活动,生存一直在语言中,而且只能通过语言来进行。在20世纪的哲学发展中,出现了罗蒂的“语言学转向”,语言问题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甚至不再简单的理解为研究者和研究对象之间的媒介,而是一种基本的存在。
我们知道,语言学的研究有两个方面:一是语义学;二是语用学。先看语义。在这方面,维特根斯坦的作用是无与伦比的。在他的早期著作《论逻辑哲学》中,他告诉我们:
4.003 ...哲学家的大部分问题和命题都根源于我们不懂语言的逻辑。
4.0031一切哲学都是“语言批判”(当然不是弗里茨·毛纳意义上的)。……
5.6我的语言的边界就是我的世界的边界。
在这些简洁的论述中,语言已经被置于哲学思考的核心,维特根斯坦甚至已经把哲学理解为“语言批判”。尽管后期维特根斯坦的思想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他对问题的依赖却一如既往。他在《哲学研究》中写道:
语言是由许多路径组成的迷宫。从一边进来,就知道怎么走;而当你从另一边来到同一个地方,却不知道怎么走。
124哲学不能干涉语言的实际使用,它最终只能描述它的实际使用。
如果说早期的维特根斯坦试图根据意象理论建立一种严格的理想语言,将哲学理解为“语言批判”,那么后期的维特根斯坦已经放弃了这样的奢望,强调哲学既不能创造一种理想语言,也不能为日常语言提供基础,甚至不能干涉日常语言的实际应用,最多只能描述其实际应用。哲学家常常因为误解或误用语言的本质而陷入哲学研究的困境,就像苍蝇掉进苍蝇陷阱一样。维特根斯坦觉得他的任务是把这些哲学家从苍蝇陷阱中拯救出来。维特根斯坦的研究不仅影响了维也纳学派、牛津和普通语言哲学,而且影响了整个当代哲学。
我们再来看看语用学。为了使人们能够在“* * *存在”的语境中进行有效的交流,哈贝马斯提出了普遍语用学的问题。在《交往与社会进化》一书中,他在开篇就明确指出:“普遍语用学的任务是确定和重建可能Verstaendigung的普遍条件。在其他场合,人们也称之为‘沟通的一般假设前提’,我更倾向于使用‘沟通行动的一般假设前提’这个术语,因为我把这种旨在理解的行动视为最根本的行动。”毋庸讳言,哈贝马斯重建普遍语用学的观点极大地凸显了语言在人们有效交流活动中的作用和意义。
有趣的是,与维特根斯坦同时代的海德格尔也非常重视语言问题。
在与日本东京大学教授筑波文雄(Fumio Tsukuba)的对话中,海德格尔说:“早先,我曾非常笨拙地把语言称为das Haus des Seins。如果人们通过他的语言生活在存在之家的答案中,那么我们欧洲人可能生活在与东亚人完全不同的家园中。”将语言理解为“存在的家园”,强调人的言语应该从属于语言本身的言语,即“人说话只是因为他应该顺应语言”,构成了海德格尔思想中的一个重要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