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头什么时候流行?
清代盛行芋头。
芋头又名芋头、观音头,是一种常见的根菜。据考证,芋头在中国的食用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世纪左右的春秋战国时期。然而真正盛行于世的时期是清朝。自古以来,它就被视为一种重要的粮食补贴或饥荒救济作物。至今,台湾省省的雅美人主要靠芋头为生。叶柄可以去皮烹饪或晒干保存。全株是常用的猪饲料。
关于芋头最早可靠的文献是《史记》?《项羽传》:“饥民穷于此岁,士卒食芋头。”在饥荒年代,士兵们吃芋头和大豆。项羽的根据地在楚国,那时候应该已经培养好了。“芋头”之名出自《说文》:“叶大,根实,令人恐惧,故称印象。”意思是中原人第一次看到芋头的大叶时,惊呼“呜呜”,于是就把这种植物叫做“芋头”。
芋头简介
芋头起源于中国、印度和马来半岛等热带地区。中国长期以来都是南北栽培。埃及、菲律宾、印尼爪哇岛等热带地区也流行种植,被视为主食。因为芋头最喜欢高温高湿,栽培习性越往南越旺。
芋头适宜温暖湿润的气候,13-15℃开始发芽。生长期要在20℃以上,鳞茎在27-30℃发育良好,需要充足的养分、水分、昼夜温差和短日照。土壤为富粘壤土,持水能力强,pH值为4-9,pH值为5.5-7最适宜。生于丘陵和低山溪流和沟渠,特别是农田和池塘。
参考百度百科-芋头(天南星科芋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