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清远红河谷名字的由来和传说吗?

红河从龙岗山蜿蜒到马岭山。红河两岸山雄伟,水清澈,千变万化。山花倒映红河,红橙似夕阳,故名红河。漂流路段两侧怪石众多,森林茂密,河流连绵,水质天然无污染,鸳鸯、水鹳、猫头鹰、野鸭等多种珍贵野生动物与人和谐相处。峡谷两边没有住户、农田和道路,完全是原始状态。

红河峡被誉为东北“小三峡”。清原地区,古称肃慎国,是满族的发祥地之一,也是革命老区。清朝时期,11四位皇帝路过清远祭祖,在清远设置柳条边关和狩猎场,留下了许多名胜古迹和传说。这里曾经有过熊熊的革命风火,在白山与黑水之间留下了杨靖宇、王仁斋等民族英雄和革命志愿者的光辉足迹,记录了这里百余年的革命斗争历史。截至目前,这里已发现文化遗址123处,发掘石器、青铜器、陶器等文物140余件。战国著名的“燕国刀币”1.20斤,明洪武十年铜印100枚。

纵观公元1924年以前的中国疆域,任何朝代的地理标志中都找不到“清远”二字,清远淹没在沧桑的汪洋大海中。是的,当历史的车轮颠簸到十五世纪上半叶,可汗之王努尔哈赤在浑河上游称汗,给这里的人——童、关、马、索、齐、傅、那、郎磕头,为努尔哈赤问鼎中原的野心埋下了伏笔。从此女真称之为八百火罗,汉人称之为八家子。

早年,八大家族有着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努尔哈赤首先在这里统一了建州女真、陈喆女真、乌拉女真三个部落,建立了两个孤山、六个加拉、二十个鲁牛的八旗军。从此,八大家族成为努尔哈赤问鼎中原的龙兴之地,留下了“天命盛世北京,八佬筑城问鼎中原,大清三百年达山河”的诗句。

历史上,八家子不仅山高水险,偏僻闭塞,交通不便,人烟稀少,而且河网密布,沟壑纵横,林草茂密,悬崖峭壁。正是由于这种自然形态,八家子拥有丰富而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当时,女真人在八家子的山沟里发现了丰富的矿藏和砂金。在茫茫大山中采集珍贵的猴头菇和山珍海味,在密林中挖掘大量的木棍和中药材。在浑河、清河、柴河、柳河和清溪,蟋蟀、贻贝、细鳞鱼和蛤蜊被作为贡品捕捞。在这种自然资源的诱惑和吸引下,八家子聚集了来自四面八方的居民群体,他们持有不同的语言和不同的服饰。从此,八家子的群山中,河谷旁,山脚下,山沟里,溪水旁,一个个小山村像星星一样散落在群山之间。各族人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四季除了拨山、采摘、淘金、采宝、狩猎、捕鱼,还开垦了大片良田。每到秋天,家家户户的前后都种满了红黄粒分明的玉米和高档大豆。

清朝末年,清政府腐败无能,使得中华大地饱受帝国主义列强蹂躏。就东北而言,日本和俄国两个强盗首先从南满把邪恶的手伸向八大家族,人民被奴役。八家子各族人民不愿忍受列强的屈辱,脱光了衣服,走进了大山深处。民国初年,军伐混战,百姓更是苦不堪言,很多人被迫上了梁山。在这个军队荷枪实弹的动荡年代,一些地痞、反派、王明的追随者也乘势成为土匪。他们攻其家,作恶多端,成为民国初年体制行政下地区的一大灾难。

东北王张专门召集、常荫槐、、张、张景晖、张学良等人开会,研究对策。最后,会议决定在八家子设立县政府,解决这一地区的控匪问题。根据这次会议的安排,奉天省长根据张的遗嘱,以奉天省长办公室的名义于9月1925日发出了第355号指示。指示说:“为肃清土匪,铲除根源,即日起在龙岗山区设立县政。经过商议,将其命名为清苑县,并确定了治市的地点。

会后,奉天巡抚署包括新宾县(荥经)两镇三十村,开远县一镇二十村,柳河县十五村,东丰县十四村,铁岭县八村,西丰县五村,海龙五村。至此,清苑县作为一个县出现在了中国的棋盘上。(1989年6月,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庆元县更名为庆元满族自治县。)

但庆元郡的设立并未能从根本上消灭土匪。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下,清远人民仍然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们都希望井冈山上的* * *能赶快来解救他们。1930年8月,中国* * *在清远成立中国共产党清远县委。从此,清远人民踏上了改写清远历史的不平凡征程。土地革命时期,清远人民在中国的领导下,开展了打土豪、分田地、反剥削、反压迫、推翻三座大山的斗争,谱写了清远初期革命斗争的史诗。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清远是杨靖宇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的主战场。著名的黑石伏击战、七道河伏击战、八宝子兰伏击战、龙头山伏击战、五华顶子伏击战、砬子山封锁线等战役都是在清远林海雪原打响的。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第三师师长王仁斋、政治委员周建华和数千名抗日战士,把鲜血洒在了清远的土地上。解放战争中,国共双方在清远摆开战场,双方集结兵力20余万。经过草市战役、南山城歼灭战、双溪岭伏击战,中国* * *领导的东北民主联军取得了辽沈战役前“三江南四江保”战役的决定性胜利,使国民党军队的军事态势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为辽沈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