崂山绿茶基本介绍

上世纪50年代,有人提出“南茶北引”的主张,认为崂山三面环海,气候温和湿润,水质优良,土壤酸性,适宜茶树生长。1957年冬天,青岛市园林管理处开始进行茶苗移栽试验,引进的茶苗多为皖南和浙江的优良品种。

崂山绿茶最早种植在中山公园太平山南麓的苗圃里。第一次从黄山运来了5000株两年生的茶苗。由于茶苗出发时间不当,根系损伤严重,第二年春天茶苗培育彻底失败,无一成活。1959年,南来的“客人”在太清宫小广场前落脚。当时种了5万多株,但由于管理不善,存活下来的只有5000到1,000株。1962种植的27株茶树是在上清宫附近海拔300米的山坡上发现的。

“南茶北调”虽然成功,但产地有限,产量很低。1980年代中后期到1990年代前期,茶叶种植有所发展,但种植技术并不普及,尤其是制茶技术只有少数人掌握,而且上市数量有限。到1990年代前期,崂山茶种植面积约60公顷。

90年代中后期,崂山茶大发展。政府制定配套政策,提供资金支持和技术指导,鼓励农民打破传统种植结构,改粮为茶。大多数农民在他们的承包土地上种植茶叶。茶叶种植面积每年增加30公顷左右,崂山绿茶注册商标增加到几十个。

崂山区的茶叶种植面积为800公顷。从第一批茶树迁到崂山,崂山茶的历史已近半个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