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历史中的梁山好汉是什么样的,最后结局如何?

一部小说《水浒传》塑造了一批乐于宽宥仇恨、替天行道的梁山好汉。但是,小说毕竟只是小说。正史中是否有梁山好汉,其形象如何?

令人惊讶的是,正史上真的有梁山好汉,但头领只有36个,规模最大时也只有一千人,和水浒108会统领数万人完全不同。

更重要的是,正史中真正的梁山好汉,有些形象并不好,可以说是颠覆了人们的传统认知,尤其是李悝jy,这个又蠢又真的人,竟然是个汉奸。本文主要研究三个人物,即宋江、宋武和李悝。从这三个人身上可以看出正史和言情的巨大区别。

梁山泊中的宋江,一心拉拢梁山,起初看不上梁山。后来被逼上梁山,迅速调整心态,以梁山为拉拢资本,于是设计摆脱晁盖作风,夺取梁山大权。而宋江,在正史中,似乎更有骨气,只有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接受朝廷的恩宠。

宋江从和硕升到十郡...(张叔夜)起死回生数千人,埋伏于城附近,轻战于海。先躲在海边等死,等兵丁汇合,放火烧船。贼闻之,无斗志。伏兵乘虚而入,擒获其副贼,姜乃投降。

这在《宋史·张叔夜传》中有记载。宋江被逼得走投无路,才向朝廷投降。另外,从规模上看,张叔夜只是“复活了几千个死人”,消灭了宋江,说明宋江的规模不会太大。

后来宋江再次造反,被宋朝的将领轻而易举地消灭,就这样灭亡了。

至于宋武打虎,其实是北宋奸臣蔡京的儿子蔡琰。

宋徽宗时期,蔡琰是杭州知府。因为他依仗父亲的权势,滥政害民,百姓怨声载道。他被称为“蔡虎”。当时,身在异乡的宋武碰巧在杭州做艺人,他对蔡琰的所作所为恨之入骨,想除掉他。

一天,宋武带着一把锋利的剑躲在蔡父面前。蔡琰一出现,一箭冲上前,连刺蔡琰数刀。蔡琰当场死亡。然而,宋武被官兵当场抓住,并在受到严厉惩罚后死于狱中。

总的来说,宋江虽然不符合历史,但还是正常的。至于哪个形象更好,不好说;宋武是一个神话人物,死于《水浒传》中的杭州六和殿。正史上的死亡时间和杭州差不多。无论是正史还是演义,宋武的形象都非常好。那么,李悝jy在官方历史中是什么样子的呢?基本上可以用颠倒黑白来解释。

在宋代著名的历史著作《三朝北盟志》中,对李悝jy有详细的记载:在思想上,他非常狡猾;论残忍,与浪漫无异;论节操,摔了一地。

靖康之乱后,中原大乱。山东密州(今天的诸城)有三兄弟,他们的名字叫杜衍、吴顺和李悝jy。当时,周知被称为赵晔,是宋代名人。东京被攻破后,他被任命为密州周知,有着良好的官声,深得百姓信任。

但在乱世,杜衍、吴顺、李悝jy三人都想抢班夺权,于是杜衍对两兄弟说:“如今盗贼横行,国事有生灵。你怎么能当主人呢?”然后李悝jy和吴顺串联军士,赵晔知道他们只能逃跑。被抓后,杜衍说:“你是主人,你要南下。”

最后,杜炎把赵晔的四肢钉在一块木板上,杀死了他。至于赵晔的财产,奴隶和女仆,三兄弟私下分了。

不久,贼巩义围攻安丘县,县令向杜衍求救。杜衍虽然狠心,还是准备营救,但李悝jy和吴顺说:“人太多,打不过。”。

杜燕不听,坚持抢救。然而,他遭到了惨败。当他回到密州,李悝jy吴顺关闭大门,奚落杜彦。这还不错。关键是李悝jy煽动军士造反,最后砍死了自己的好兄弟杜炎。结果,小李悝成了密执安州的州长。

过了两个月,金兵再次南下,密州是战略要地之一,于是赵构向李悝jy颁布法令,希望李悝jy精忠报国,抵御外侮。赵构的书信被记载在《三朝北盟》中:

李悝jy等。我只依靠路虎的陵墓,山东的地震动乱,这些州的保护是由于将军们的贡献。你是忠心的,你应该被任命,你应该灌注到对方的肝肠里,在法庭上同获大奖。速末成功,是报效国家。

三个月后,金兵的军队终于来了。这时,面对金兵招降,李悝jy和吴顺商议,决定做一个墙头草,见风而动:

今天南方有宫廷仪式,北方有大金。你怎么敢崇拜?若能破宫仪,今日拜之;否则,合共议破金军,亦降共议。今天,孤城无助,却坚强听话。

很多接到圣旨的贼,比如上面提到的巩义,虽然战败后依然光彩照人,但还是坚持抗金。由于公战败,jy和吴如约投降,把密州让给了金人,于是心安理得地当了汉奸。

显然,《水浒传》中的李悝jy和正史中的李悝jy没有多少共同之处。《水浒传》中的李悝jy是一个性情真实、无脑残忍的人,但在正史中却是一个阴险狡诈、贪生怕死的恶毒小人。

一部水浒传贬低了宋江,塑造了英雄宋武,却成功地粉饰了李悝jy。至于施耐庵为什么要为李悝jy洗白,这可能是一个永恒的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