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咨询:心悸

悸动

细目1:概述

一、心悸的概念和由来

1.心悸的概念

心悸是指患者自觉心脏悸动,惊恐不安,甚至不由自主。轻者惊悸,重者心悸。

2.心悸的起源

心悸的名称最早见于《金匮要略》和《伤寒论》,称为?心悸?、?有紧张的心?、?心里恐惧?然后呢。害怕吗?认为主要原因是干扰、饮水、疲劳和出汗后的致病因素等。提出了治心悸的基本治法和常用方剂,如炙甘草汤。

清代《医林改错》重视瘀血内阻引起的心悸,记载每次用血府逐瘀汤,都比较有效。

二、心悸与西医病名的关系

细目2: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心悸的常见原因

内因:体质虚弱、饮食疲劳、七情损伤、药食不当。

外因:感外邪。

二、心悸的主要病机及虚实的不同特点。

心悸的部位在心脏,与肝、脾、肾、肺关系密切。

病理变化主要有虚和实。虚就是气血阴阳亏损,使心脏失养,导致心悸。多因痰火扰心、饮水过多或血瘀、气血运行不畅所致。

三、虚、痰、瘀与心悸的关系

本病以气虚、阳虚、阴血不足为基础。以气滞、血瘀、痰浊、饮水等为标志。阴虚常伴有实火或痰热;阳虚易饮水痰;气血两虚的人,容易气血凝滞,痰多。

细目三:诊断与辨证

一、心悸的诊断要点

1.意识心跳异常,或快或慢,或跳动过猛,或突然跳停。阵发性或持续性困惑,紧张,心慌,无法做决定。

2.并伴有胸闷、烦躁、睡眠不安、颤抖乏力、头晕等症状。中老年患者可伴有胸痛,甚至气短、出汗和四肢发冷,或晕厥。

3.可见脉象如数、加速、结、代、缓、重、迟等。

4.常由情绪刺激、惊恐、紧张、疲劳、饮酒、饱腹感等因素诱发。

第二,惊悸的识别

惊恐发作多与情绪因素有关,可由突然的惊恐、焦虑、愤怒、极度悲伤或过度紧张等诱发。多为阵发性,虽然发病快,但病情较轻,且多为经验性,病情较轻较浅,可自行缓解,无需像普通人一样。

心慌多由慢性病、体虚、心脏受损引起,无精神因素也可发生。心慌经常持续,控制不住。运动后加重,多为虚证,或虚中带实。病虽渐来,但病情严重,不发病时也可见脏腑虚损症状。

持续时间长了也会形成心悸。

第三,心悸和跑豚的鉴别

当奔跑的海豚攻击时,我也会感到不安。本病与心悸的鉴别要点如下:心悸是心脏的剧烈跳动,起源于心脏;海豚从腹部开始上下跳动。

细目四:辨证论治

一、心悸的辨证要点

心悸辨证要辨虚实。虚指脏腑气血阴阳亏虚,实指痰瘀火邪。

二、心悸的治疗原则

心悸的治疗应分虚实,虚证分别用补气养血、滋阴温阳;实证应该是祛痰、饮、清火、化瘀。但此病常见虚实夹杂,虚实轻重缓急不一,治疗时应相应兼顾。

同时,由于心悸的特点是心神不宁,应酌情加用宁心安神法。

要记住的架构图

三、心虚胆怯、心血不足、心阳虚、饮水思源、阴虚火旺、瘀血阻滞心脉等证候的主要症状、治法及方药。

1.内疚和胆怯综合症

主要症状:心悸、不安、烦躁不安、失眠多梦、易醒、气味难闻、有声响、少食无光泽、苔薄白、脉细。

治疗:宁心安神,养心安神。

代表:安神支钉丸。

常用药物:朱砂、龙牙、琥珀、酸枣仁、远志、茯苓、人参、茯苓、山药、天冬、生地、熟地、肉桂、五味子。

2.心血不足综合征

主要症状:心悸、气短、头晕、失眠、健忘、面色晦暗、乏力、纳差、舌红、脉细。

治疗:养血养心,益气安神。

代表:归脾汤。

常用药物:黄芪、人参、白术、炙甘草、当归、龙眼肉、茯苓、远志、酸枣仁、木香。

3.心阳虚证

主要症状:心悸、胸闷气短,尤以动时为甚,面色苍白,四肢冰凉,舌淡苔白,脉弱或沉。

治疗:温心阳,宁心安神。

代表:桂枝甘草古龙牡蛎汤、参附汤。

常用药物:桂枝、附子、人参、黄芪、麦冬、枸杞子、炙甘草、龙骨、牡蛎。

4.饮水灵辛综合征

主要症状:心悸、头晕、胸闷、口渴、小便短赤、下肢浮肿、肢冷、恶心、呕吐、流涎、舌淡胖、苔白滑、脉细或沉滑。

治法:补心阳,化气为水,宁心安神。

代表:桂苓疏肝汤。

常用药物:泽泻、猪苓、车前子、茯苓、桂枝、炙甘草、人参、白术、黄芪、远志、茯苓、酸枣仁。

5.阴虚火旺证

主要症状:心悸、不安、失眠、发热、口干、盗汗、焦虑、乏力、症状加重、耳鸣、腰酸、头晕、急躁易怒、舌红少津、少苔或无苔、脉细数。

治疗:滋阴清火,养心安神。

代表:天王补心丹、朱砂安神丸。

常用药物:生地、玄参、麦冬、天冬、当归、丹参、人参、炙甘草、黄连、朱砂、茯苓、远志、酸枣仁、柏子仁、五味子、桔梗。

6.瘀血阻滞心脉证

主要症状:心悸、胸闷不适、时有心痛、针刺样疼痛、唇钉发绀、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或结或代。

治疗:活血化瘀,理气通络。

代表:任涛红花汤、桂枝甘草古龙牡蛎汤。

常用药物:桃仁、红花、丹参、赤芍、川芎、延胡索、香附、青皮、生地、当归、桂枝、甘草、龙骨、牡蛎。

四、常见证治变化。

心血虚证,如发热、出汗、盗汗、胸闷心烦、舌红少苔、脉细或结等,为气阴两虚。治疗方法是益气养血,滋阴安神,加减炙甘草汤。

阴虚火旺证,若肾阴不足,虚火狂动,遗精酸涩,加龟板、熟地、知母、黄柏,或加白质地黄丸;如果阴虚不明显,可单用天王补心丹。

如见浮肿、少尿、夜间阵发性咳喘或因心功能不全而坐位喘息者,宜重用温阳利湿之品,如真武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