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克阿胶糕配料表
250g阿胶糕配料表(配料及原料):阿胶、核桃仁、黑芝麻。还可以添加其他辅料,包括但不限于红枣、枸杞、桂圆、芝麻、冰糖、黄酒、人参、鹿茸、茯苓、蔓越莓、玫瑰花、酸枣仁、黄芪、当归、杏仁等。
阿胶因最早产于东阿而得名,东阿还流传着一首古老的民歌:“小黑驴,白肚皮,粉鼻子,粉眼睛,粉蹄子,狮子耳山上放牧,郎溪河饮水,永济桥走三趟,魏家场打滚,冬天宰其皮,制胶仍需阴阳水。”
《李周考公基公任》中记载:“鹿胶青花,马胶红白,牛胶红,鼠胶黑,鱼胶饵,犀胶黄。”郑玄注:“谓以其皮或角烹之。”早在周朝,人们就对动物皮制成的橡胶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和分类,而且当时牛皮并不是原料的首选,驴皮和鹿皮更受青睐。
阿胶糕的历史演变(上):
清咸丰十一年(1861)七月,东阿大败山东巡抚赵伦成后,谭廷相特地派副司令到任氏润慧堂“收圣胶,足有十余斤”。谭廷相调任兵部侍郎兼湖广总督后,仍经常派亲戚到练师润慧堂购买阿胶。
清同治十年(1871),朝廷派钦差大臣到东阿监管阿胶,称为“九天贡胶”。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李鸿章前参谋何金领多次到练师润慧堂购买阿胶作为贡品进贡朝廷,何金领在任知府期间大力支持阿胶产业。
清朝统一年间(1909),史静猫儿胡同圣书堂药店?执事吴敬全主持驴皮阿胶的烹制。
清代宣彤二年(1910),东阿镇新春堂煮黑驴皮阿胶,称为“十二天贡胶”。
民国四年(1915),阿胶获得巴拿马国际商品博览会第一枚金奖。从此,“公、宗”牌阿胶享誉海内外。
民国初年,东阿县先后创办了甘裕泰、怀仁堂、济生斋、华丰东等新式阿胶药店。
1952年,东阿县人民政府集结国内制胶艺人,成立全国第二家国营阿胶厂——山东东阿阿胶厂,1997年成立东阿阿胶集团。
百度百科-阿胶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