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有过几次关于佛道的论争。
1.北魏孝明郑光元年(公元520年),朝廷先后召见青铜寺道士蒋斌、荣觉寺和尚谭武,议佛、议道,道教大败。
2.北齐文宣帝天宝六年(公元555年),文宣帝召见萨满,与道士争论,道士大败,于是剪发出家。
3.北周武帝四年(公元569年),武帝召集官员、道士、萨满、著名儒士2000余人,议佛养老,皇帝裁定儒为先,佛为次,道为上。
4.北周武帝建德二年(公元573年)十二月,一帮大臣和尚先后辩论三教,以儒为先,道为次,佛为末。
5.文帝三年(公元583年),皇帝在道坛上见到了老子的胡像,十分奇怪。他与一群萨摩亚僧侣进行了一次讨论,其中一位是张斌,另一位是严聪。
6.杨迪大业四年(公元608年),杨红带领道士和儒生进入智藏寺与佛教争论。双方的主要辩手是萨满惠晶和道士于永通。
7.唐高宗咸清四年(公元659年),上书僧道长讨论,道长李融以“道生万物”为正方。佛学大师惠理说:“道若有知,则只会由善而生,何以也要由恶而生?”这样的反驳
8.唐高宗五年(公元660年),高宗在李荣在召集萨满景泰(《经目录》的作者)和道士罗阳宫,就老子的胡静展开辩论,但李融输了。
9.唐玄宗十八年(公元730年),玄宗号召佛道大讨论,萨满易道与道士尹崇争论,命人将讨论汇编成藏,题为《开元佛道平衡论》。
10、贞元十二年(公元796年)四月,在生日之际,命韦曲谋、与萨满教、秦炎、道士李、葛申城商议三教。
11.唐武宗会昌元年(公元841),开始南国经典,设内宅,命僧议。道士给的是紫色,萨满不会写。
12.唐武宗会昌五年(公元845年),道士赵贵臻邀其与佛家论道,为的是让佛家与道教在林德厅相遇,让佛家高僧知道玄大师是门下之敌。题目是“神仙可以学但不能学”。
13年,元宪宗五年(公元1255年),以李志昌为首的全真教和以少林长老傅煜为首的佛教,在御前展开了一场论战。题目仍然是老子的胡静和老子的八十一图的真实性,道教输了。
公元14年和元宪宗八年(公元1258年),发生了一场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佛道之争。参加辩论的僧道有500多人,主辩各有17人,道教大败。
其他较小规模的辩论或不足以进行佛教和道教辩论的性质的辩论如下:
1.另外六次庙前辩论是在北周皇帝松源上书《省寺减僧》后组织的,主题是三教秩序之辩;
2.唐贞观十二年(公元638年),皇太子集朝臣、孔、道士蔡煌、萨满,均为弘文寺平级。
3.唐高宗因为祈求下雪而庆祝了三年(公元658年)。在命令27人,包括济慈萨满伊宝和东明道士张慧媛,进入宫殿。
4.唐高宗组织的其他四五场小规模的佛道论战。
5.唐敬宗鲍莉二年(公元826年),400多人奉命在大明宫谈斋戒。
6.唐文宗太和元年(公元827年),文宗生日,白居易、安国寺萨满以林、上清宫道士杨宏远被叫到林德厅道场讲三教。
7.大中三年(公元849年),皇帝生日,李、谋士杨汉公、萨满应邀在林德厅谈三教。
8.唐懿宗咸通十一年(公元870年),皇帝生日,召集在京僧道在林德厅讲学。
9.在唐昭宗的龙年(公元889年),两个和尚和道士仍然在他们的生日那天进入内殿讲经。
10,晚唐明成祖天成元年(公元926年),他生日那天,命一个叫齐云边的和尚在内殿与一个道士谈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