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例说明一个公有制企业的成长过程?

海尔集团是全球第四大白色家电制造商,也是中国最有价值的品牌。拥有240多个法人实体,在全球30多个国家建立了本地化的设计中心、制造基地和贸易公司,全球员工超过5万人,重点发展科技、工业、贸易和金融四大支柱产业,已发展成为大型跨国企业集团。2006年,海尔集团实现全球营业额6543.8+0075亿元。

说到海尔,就不能不提到它的家族历史。22年前,为了让员工重视产品质量,张瑞敏带领员工砸了他厂里生产的76台不合格冰箱。张瑞敏抡起大锤,海尔的品质开始大飞跃。一个小小的集体企业,如今已经发展成为营业额过千亿的世界第四大白色家电制造商。

1985张瑞敏砸了76台质量不合格的冰箱。

海尔集团是1984年从德国引进利勃海尔冰箱生产技术,在青岛冰箱总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国家特大型企业。在张瑞敏总裁提出的“名牌战略”思想指导下,海尔集团通过技术开发、精细化管理、资本运作、并购控股、国际化经营,从一个亏损654.38+0.47万元的集体小厂迅速成长为中国家电第一名牌。创业初期,只有一个产品,员工不到800人。现在海尔拥有42大类8600多个规格的名牌产品群,员工超过20000人。海尔以引进冰箱技术起家,如今依靠成熟的技术和雄厚的实力在东南亚、欧洲等地建厂,实现了向欧洲发达国家出口成套家电技术的历史性突破。

海尔大厦竣工,总部东移

海尔集团的发展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

1984至1991时期为名牌战略阶段。七年时间,通过专心致志做冰箱的过程,实施了名牌战略,建立了全面质量管理体系。

从1992到1998,进入多元化战略发展阶段,并在7年时间里,通过企业文化的延伸和“东明西暗”的理念,成功实施多元化扩张。

1998后进入国际化战略阶段,以打造国际知名品牌为导向的国际化战略正在通过以国际市场为发展空间的三分战略加速实施和进展。

目前,海尔在海外发展了62家经销商和3万多个营销点。海尔的发展目标是在本世纪初进入世界500强,在中国创造世界名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