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的历史和起源
其中,玉水坪遗址(怒江州兰坪县桐店镇)已鉴定至少有一万年历史,塘子沟遗址(保山市隆阳区蒲缥镇)已鉴定至少有八千年历史。从出土的房屋遗迹、火堆遗迹、农具、动物化石等实物中,可以看到傣族先民的无字史书,信息量大、厚重、生动。
至少在3000年前,傣族先民已经在澜沧江、怒江中上游建立了几个小国,其中“张萌”最为强大。汉代历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把“张梦”记载为“骑象之国”。
公元前5世纪,澜沧江、怒江中上游的小傣国组成了以“张梦”为中心的联盟国,张梦国王成为整个联盟国的共主。各国人民称之为“兆龙”,各国国王称之为“爱龙”,“张梦”逐渐被称为“孟大光”。
《华阳国志》、《后汉书》等汉文典籍将这个傣族联盟国记载为“哀牢国”,而傣族典籍则记载为“孟大光国”(音译“大光国”,意译“中央国”)。
公元前109年,汉朝吞并滇国(滇池、抚仙湖一带)后,征服了滇国以西的“昆”、“张”等部落,向西进入“孟大光”(哀牢国)境内,设立军事据点(县)。
此后百余年间,“滇”、“昆”、“张”等民族多次与汉朝反目,均被汉朝追入“孟大光”(丧地)。傣族先民吸收了“滇”、“昆”、“张”等大量民族,最终形成了强大的民族。
傣族的习俗:
禁忌外人骑马、赶牛、挑担和蓬头垢面进入寨子;进入傣家竹楼,要在门外脱鞋,往里轻走。不能坐在壁炉上方或跨过壁炉,不能进入主人的内室,也不能坐在门槛上;
壁炉上的三脚架不能动,火不能蹬;不要在家里吹口哨剪指甲;不要用衣服当枕头,也不要坐在枕头上;晾衣服时,上衣要在高处晾,裤子和裙子要在低处晾;进入佛寺要脱鞋,避免触摸小和尚的头部、佛像、长矛、横幅等佛教圣物。
扩展数据
傣族的饮食文化;
大部分傣族人都有两餐相食的习惯,以大米和糯米为主食。德宏傣族的主食是粳米,西双版纳傣族的主食是糯米。通常是立即食用。人们认为粳米、糯米只有立即食用才会失去原有的色泽和香味,所以不吃隔夜饭或很少吃,习惯用手捏米。
傣族是一个居住在海拔低、地域广的地方(俗称“坝子”)的民族。由于气候、温度等自然因素的影响,生活在坝上的傣族人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喜欢吃酸的食物,所以被称为“酸”。
在傣族的名菜食谱中,几乎所有的名菜都离不开酸。作为调味品,“酸”既有植物性的,如竹笋、酸橙;还有动物,比如酸蚁;也有化学反应做出来的,比如醋(自制)。
一方面,傣族人的饮食是嗜酸的,这与他们的生活区域有关。傣族人生活在炎热干燥的地方。酸性食物不仅能帮助消化,还能增进食欲,预防中暑。
傣族人嗜吃酸,是在与自然抗争的过程中,克服高温等自然因素而逐渐形成并保存下来的。它是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最简单、最直接、最有效的习俗,也是傣族饮食文化中最引人注目的亮点,是最能体现民族特色的反映。
百度百科-傣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