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谚语的起源

谚语是长期以来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流传的一种固定语言。在古代,谚语有很多解释。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谚也是谣”,有学者称谚为“俗语”。《尚书·武夷传》中说“俚为谚”,刘勰写了《文心雕龙》。在民间流传的言简意赅、通俗隽永的句子,大多反映了人们的生活和奋斗经历。“(P451)谚语在《中国谚语综合编辑细则》中的定义是:“谚语是劳动人民创造并广为流传的定型艺术语句,是人民群众智慧、生产斗争、对敌斗争和各种生活经验的总结,是具有讽刺、训诫、经验和哲学特征的语言结晶。“虽然对谚语的解释很多,而且都有不同的看法,但总的来说,他们都承认谚语是一种流行的、通俗的语言。谚语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反映了深刻的道理,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和经验的总结。它用凝练的语言表达了丰富的内容,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能起到发人深省的作用。它的表现形式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幽默风趣,很有说服力。

中国的谚语历史悠久。根据古老的谚语,“谚语的繁荣始于语言,而非文字”。【1】谚语早在文字产生之前就存在了,文字产生之后才被记录下来。谚语在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和先秦时期的古籍中就已经存在。谚语在宋、明、清时期进一步发展和成熟。新中国成立后,谚语的研究更加受到重视。斯大林曾经说过:“语言随着社会的产生和发展而产生和发展,语言随着社会的消亡而消亡。社会之外没有语言。因此,要了解语言及其发展的规律,就必须把语言和社会的历史以及创造和使用语言的人们的历史紧密地联系起来。”[2]可见,谚语的创作与最有生产经验的劳动人民的语言生活密切相关。孔子作为最神圣的老师,当他的学生樊迟问他如何从事农业活动时,他不得不承认“我不如老农”,“我不如老苗圃”。[3]在《反对党八股》中谈到如何学习语言时,毛泽东同志首先提出“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并说:“人民群众的词汇非常丰富,生动活泼,表现了现实生活。”[4]

谚语是劳动人民创造的语言财富。它们以广大人民群众的口头形式广为流传和使用。它们是群众实践经验的结晶。在长期广泛的流传过程中,它们不断浓缩群众的新知识,不断经受实践的新验证,从而不断扬弃和丰富智慧之花。谚语是人们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来源于人民,深深植根于人民生活和工作的土壤中。学习谚语有助于丰富我们的词汇,提高我们使用语言的能力。同时,谚语的内容包罗万象,学习谚语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提高我们的认知能力。最早记录的谚语是那些被称为“农业谚语”和“气象谚语”。[5]它们涵盖了全中国人民对气象规律和耕作时间的长期观察。来自生产斗争的农业谚语和气象谚语与劳动人民的生活密切相关,因此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熟知,其科学性也最容易为人们所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