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樱花园中破碎的美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上日本文化,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在心里种下了这样的执念——这几年一定要去日本,一定要去看樱花,一定要泡温泉,一定要在当地的居酒屋喝葡萄酒...

不久前,我偶然遇到一个在日本生活的朋友,我每天都打扰别人,把那里的风景和经历实时发给我——这已经不是一般的暗恋了。

从小接受的教育中,我对日本有一种本能的排斥和厌恶。现在有这么好的印象,是不可思议的,也是荒谬的。

我想大概是因为这几年了解了日本文学吧。

在众多喜爱的日本文人中,太宰治是最深得我心的一个,而在太宰治所有的作品中,我爱他的《夕阳》胜过《人间最俗耻》。

二战后,日本政府进行农地改革,拥有土地的大地主成为革命和批判的对象。很多贵族阶层因为土地被夺走而失去了经济来源,他们的贵族家庭意识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认同感顿时崩塌。

与此同时,各种新思想在日本泛滥,人们的信仰和价值观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洗牌。无数人,像大海上迷失方向的航船,变得迷茫,不知所措,空虚,不安。

《夕阳》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诞生的。

细腻温柔的笔法,淡淡的忧伤,对女性心理和情绪的精辟描写,写出了百万人所想,百万人却写不出来的东西。

在小说中,姐姐和儿子、弟弟直子,以及他们高贵典雅的母亲,代表了二战后没落贵族的生活状态和精神变化,而作家上元则代表了战败后普通民众的生活。

在时代的洪流中,一个人的生命力和精神是如此的微不足道。母亲的死,哥哥的自杀,姐姐的爱,知识分子(作家)的初心...

人们后来给了这种文学形式一个很美的词——幻灭文学。

书中最打动我的是姐姐后来勇敢地写给作家上元的信,在尘封中卑微而感人。

卡夫卡说——“越是民族性,越是世界性。”

这句话可以翻译成创作原则,大概可以表述为:越是以自我为中心,越是所有人的。

书中简单的结构,人物之间简单的关系,悲伤却不受伤的纠葛,那些绝望的情绪,以及隐藏在叙事下的巨大世界...

这一切都让人们想起自己经历过的同样孤独而美好的过去,并从中获得安慰。

我永远不会忘记在那个愉快的晚春下午,我一动不动地坐在咖啡馆里,花了整个下午一丝不苟地阅读这本书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