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有荆轲刺杀秦王嬴政的故事吗?

是的。

燕太子丹在沂水送别荆轲,高见礼击楼,荆轲放声歌唱。“风萧萧水冷,壮士一去不复返”的悲壮跃然纸上。“荆轲刺秦王”是历史上一个非常悲惨的故事,在《战国策·颜册》和《史记》中都有记载。司马迁甚至在《史记》中用了大量的篇幅来描述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可见人们对它的重视。

为了统一中原,秦王嬴政不断攻打他国。燕王丹原本留在秦国做人质。他看到秦王执意吞并他国,在燕国夺走了大量土地和城池,对他“不怀好意”,于是“愤恨而死”。他对秦国恨之入骨,一心要为燕国报仇,但“国家太小,无计可施”,所以他逃回燕国后,既不练兵,也不打算联络诸侯* * *对抗秦国,而是把燕国的命运寄托在一个刺客身上,企图找到一个能刺杀秦王嬴政的武士,以阻止秦国的进步。

太子丹拿出全部家当,到处寻找能行刺秦王的人。后来他真的找到了这样一个人,这个勇士就是荆轲。

战国末期,刺客荆轲是游侠们最喜欢的武器。荆轲(?——公元前227年),原名青青,据说是戚国庆家族的后裔。后来迁居卫国,改姓荆。他喜欢读书和击剑,曾经游说过魏,但他没有用。秦王第六年(公元前241年),秦取魏濮阳,为秦东郡治所,将魏驱至野王(今河南沁阳),成为秦属国。荆轲周游列国,结交了许多英雄。在榆次,他和盖聂讨论剑术,当盖聂怒视时,他走开了。在邯郸,他与吕居简下棋对赌,争夺棋路。陆菊健训斥了他一顿,他还是不理会,悄悄离开了。然后他去了燕国,与当地的狗屠夫和擅长锤打的高建礼交了朋友。荆轲喜欢喝酒,整天和狗屠夫、高建礼在市场喝酒。然后,高建礼击楼,他跟着音乐唱,开始哭,感觉没有英雄的位置。

荆轲虽然答应太子丹刺秦王,但是“很长一段时间,荆轲都没有做到”。直到在位十七年(公元前230年),秦国灭了南朝鲜;两年后,秦国的将军王建占领了赵国的首都邯郸,并向北进军,逼近燕国。燕国的形势非常危急。太子丹很着急,就去催促荆轲出发刺杀秦王。荆轲说:“是的,但是我们要想接近秦王,首先要让他相信我们要和他讲和。听说秦王早就想要燕国(在河北省涿县)最肥沃的土地;秦大将范,流亡燕国,秦王悬赏捉拿他。如果我能把范将军的人头和杜康的地图带给秦王,他一定会接见我的。这样我才能对付他。”

太子丹认为范是在“得罪”秦王、“穷于天下”之后才来找他的,所以一直不愿意“被逼得弃其怜友”。荆轲知道太子丹忍无可忍,便私下去找范,对他说:“我有一个主意,可以帮燕消灾,为将军报仇,只是说不出来。”范急忙问:“什么主意,你快说!”荆轲说:“我决定行刺秦王,生怕永远见不到秦王。现在秦王悬赏捉拿你。如果我能把你的头带给他,他一定会见我的。”范禺期爽快地说:“好,你拿去吧!”说着,拔剑自刎而死。

太子丹王子事先准备了一把锋利的匕首,由工匠用毒药熬制而成。一个人只要被这把匕首刺上一滴血,就会立刻死去。他把这把匕首给了荆轲,作为行刺的武器;年仅13的年轻战士秦武阳被任命为荆轲的副手。

秦王二十年(公元前227年),荆轲从燕国出发,前往咸阳。太子丹和几个客人戴上白帽子,到沂水(今河北易县)送别。临走时,荆轲为大家唱了一首歌:“风萧萧水冷,壮士一去不复返。”听了他悲壮的歌声,大家都伤心地哭了。荆轲拉着秦武阳跳上车,头也不回地走了。

荆轲抵达咸阳。秦王嬴政听说燕国使者送来了范的人头和杜康的地图,非常高兴,于是下令在咸阳宫与荆轲见面。

出现在青铜剑前的仪式开始了。荆轲手里拿着一个木盒,上面有扇的头像,秦武阳手里拿着一张杜康地图,一步步走上秦朝的台阶。当秦武阳看到秦朝的威严时,不禁吓得浑身发抖。秦王嬴政身边的侍卫见了,厉声喝道:“使者为何变脸?”荆轲回头一看,见秦武阳脸色青一块白一块的,就笑着对秦王说:“粗鲁的人没见过国王的威严,难免有点害怕。请原谅他。”这时,秦王嬴政有点疑心,就对荆轲说:“叫他把地图带给你,自己一个人上来。”荆轲从秦武阳手中接过地图,捧着木盒,将木盒和地图呈献给秦王。

秦王嬴政打开了木匣。里面果然是范禺期的头像。于是他让荆轲把地图拿来。荆轲慢慢打开一卷地图,当所有地图都打开后,提前卷在地图里的匕首就露出来了。"为一把可怜的匕首再见。"。秦王嬴政惊跳起来。荆轲连忙抢过匕首,左手拉住秦王的衣袖,右手将匕首向秦王的胸口直刺过去。秦王嬴政,硬背断袖。他跳过旁边的屏风,正要出去,荆轲拿着匕首追了过来。秦王嬴政见自己跑不动了,拔剑因鞘长一时拔不出来,就绕着大厅的大铜柱跑,荆轲紧逼紧跟,两人如走马灯一般直转。附近虽有不少秦国将领,但都是手无寸铁;按照秦国的规矩,没有秦王的命令,台阶下的武士是不允许上庙的。大家都很着急,没有人把武士叫到庙里抓凶手。

群臣中,有一个给秦王嬴政看病的大夫,叫夏无邪,急中生智,拿起手中的药袋,朝荆轲扔去。荆轲举起手,药袋飞到一边。眨眼间,秦王嬴政上前一步,拔出宝剑,砍断了荆轲的左腿。荆轲站不稳,摔倒在地。他把匕首扔向秦王嬴政。秦王向右一闪,匕首从他耳边飞过,打在铜柱上。砰的一声,它直奔火星,落到了地上。秦王嬴政见荆轲手里没有武器,就上前朝荆轲砍了几剑。荆轲身中八剑。得知自己刺杀失败,苦笑道:“我没有早点动手。我本来是想抢你,逼你还燕国的地。”这时候,侍从的武士们已经一起来到庙里,结束了荆轲的生命。台阶下的秦武阳也被勇士杀死了。

荆轲虽然死了,为什么还要实施刺杀秦王嬴政?后人还有很多疑问。

据《史记·刺客列传》记载,荆轲被流放到燕国后,得不到当局的重用,于是整日沉迷于在街头饮酒、唱歌。他“擅长读书和击剑”。“虽游于酒,深于书;他们拜访的王公,都和他们的圣贤、长辈有关系。”也就是说,荆轲是一个有学问、稳重的人,在山野绝不是一个莽撞的人。至于他在刺秦王之前有没有杀过人,历史上没有记载。太子丹想找人刺杀秦王嬴政时,先找了田光,田光因为荆轲年老体弱,推荐了荆轲。荆轲起初婉拒,但太子丹尊称他为上卿,“骑着美女为荆轲所欲为”。在极其慷慨的礼遇下,荆轲还是打算等一个能帮上忙的朋友再去秦。太子丹因为着急,就带着秦武阳匆匆上路,遵守了诺言。

在很多人眼里,荆轲是一个很有勇气和正义感的英雄。然而,在历史学家眼中,荆轲并不那么简单。

韩先生说:“荆轲是一个武艺高强、侠义无畏的勇士。他刺秦的义举,源于他对民族仇家的仇恨,也是他为生存权利的最后一搏。他和阎没有关系。如果说燕太子丹要刺杀嬴政,是有个人恩怨,那么荆轲的目的就是拯救六国人民。”太子丹一开始并没有重用荆轲,甚至后来让他刺死秦,也没有完全理解和信任他。所以荆轲不想“为知己者死”。他的行为的价值不是个人的忠诚,而是他代表了人民的反暴力之心。

张传喜先生认为荆轲没有那么高尚无私。他说:“荆轲处在一个崇尚个人主义的时代。他受正义观念的驱使。虽然他真的很勇敢,但他的大义毕竟是个人的小义,秦始皇统一大业才是大义。所以,我觉得没必要把他上升到英雄的高度。”

陈成军先生的观点非常独特。他说:“荆轲连做刺客的能力和本事都没有。其实荆轲应该是战国时期的一个普通文人。他喜欢读书,善于游说,有一定的学识。可以说他是个侠客,但不是勇士。”根据这一观点,合理地解释了为什么荆轲开始婉拒太子丹让他刺秦的请求,然后一拖再拖。“他在等一个真正的刺客,一个有暗杀能力的战士。但太子丹不允许他再等了,只好和舞阳一起走了,舞阳只是个当街杀人的小角色。到了秦王殿,他自然就害怕了。而荆轲不得不去演他不想演的角色。”

其实荆轲之所以成为历史上两千年的英雄,是因为过去的历史把秦始皇描述成暴君,把秦朝描述成暴虐的秦朝。荆轲反秦反霸的行动,自然是正义的。现在时代不同了,秦始皇统一天下的进步作用和他的丰功伟绩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在此基础上,认可荆轲遇刺未必是不值得称赞的错误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