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历史的角度看蒋介石的日记

最后一旅(野岛帮【日本】)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link:/s/1 mxhtnhnghrsih 1bj6s a2dq

提取代码:yk9c标题:最后一个旅

作者:[日]野岛刚

译者:芦苇

豆瓣评分:7.1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甲骨文

出版年份:2016-9-30

页码:413

内容介绍:

从近年公开出版的《蒋介石日记》开始,野岛坚持不懈地发掘散落在中国、台湾省、美国和日本的庞大资料,包括未公开的曹石成档案、白团成员的书信、日记等珍贵史料。同时,他通过对相关人士的细致采访,如实地描述了“政客蒋介石”的真实面目和日本军事顾问团“白团”的实际活动

作者的关注是深而广的,既重构了二战后横跨中国大陆、台湾省和日本的秘密军援体系,也注意到了旧帝国军人的战争反省缺失。-《朝日新闻》

作者发现了隐藏了几十年的史料。想了解二战后东亚的冷战格局,一定要看这本书。——《日本经济新闻》

台湾省版简介

日本帝国最后一兵竟然是台湾省近代国防的起点?

继《两个故宫的分家:两岸故宫被历史翻下的命运》和《清明上河图》之后,日本知名记者野岛刚从《蒋介石日记》开始。

走访白团成员及其家属,获取大量从未曝光的日记和自传,

我见证了台湾省国防大学百团栈几十年的绝密档案。

历时七年写成,揭秘蒋介石对日关系和白盟的神秘面目!

学习与克服——蒋介石的一生,折射出近代以来中日之间的纠葛。

蒋介石的一生可以说是与日本的一段“缘分”。这不仅仅局限于蒋介石个人,生于那个动汤时期的中国人,不管喜不喜欢,都要时时刻刻面对邻国日本人的“时代邀请”。

谁也不能否认,近代中国的历史与蒋介石的个人命运息息相关。另一方面,从蒋介石一生的跌宕起伏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当时日中关系的投影;

因此,研究蒋介石与日本的关系,无异于探讨中日关系。

学习日本,利用日本,最后战胜日本。

蒋介石就这样推动了某种“历史意志”的运作。

其中,最能体现蒋介石与日本之间的桥梁,堪称“学习与克服”的,是《最后的帝国士兵:蒋介石与白团——白团》所要探讨的主题。

前所未有的史料──揭开白色军团的神秘面纱

白盟的建立和实现,发生在台湾省命运由黑暗走向光明的时刻。当美国放弃台湾省后,白团诞生并逐渐发展。此后不久,美国恢复了对台湾省的支持。此时的蒋介石深陷对美国“绝望”和“感激”两种矛盾而复杂的情绪之中。他一方面深深感激白使团在自己困难时对他的帮助,但另一方面,美国的军事援助仍然是他保卫台湾省乃至反攻大陆的关键,这一点从未改变。

从这个角度来看,白剧团能够在台湾省活跃20年,其实是很多偶然因素汇聚的结果。这样看来,如果我们把白班的存在看作是复杂的现代亚洲下奇迹般诞生的“怪胎”,或许一点也不为过。

野岛刚从近年公开出版的《蒋介石日记》入手,再接再厉,发掘散落在台湾省、美国、日本的庞大资料,包括未公开的曹石成档案、白团成员书信、日记等珍贵史料。同时,他通过对相关人士的细致采访,如实地描述了“政客蒋介石”的真实面目和日本军事顾问团“白团”的实际活动,呈现了白团。

国际媒体盛赞

《钻石周刊》:翻译家、政治经济评论家Tarukawa广佳:记者出身的作者,擅长采访和洞察人性,详细展现了旧帝国败兵通过帮助蒋介石抗击* * *,重新发现台湾省生命价值的过程。

《朝日新闻》:日本近代史研究者、著名作家安上正康:作者的关注点既深且广,既重构了二战后横跨台湾和日本的秘密军援体系,也注意到旧帝国军人的战争反省缺失。

《日本经济新闻》:东大准大学教授川岛真:作者发现了隐藏了几十年的史料。想了解二战后东亚的冷战格局,一定要看这本书。

关于作者:

野岛刚是作家,资深媒体人。生于1968,上智大学新闻系毕业,长期担任《朝日新闻》驻新加坡、伊拉克、阿富汗等国的驻外记者。后于2007-2065 438+00任东京总社政治部记者、驻台北特约记者。对华人社区的政治、外交、文化问题进行采访报道,目前担任《朝日新闻》国际编辑部副主任。多年采访撰写关于中国文化圈的政治、外交、文化信息。先后出版了《两个紫禁城的分离》(2014)《清明上河图》(2014)《被误解的日本人》(2016)《中国的豆腐和威士忌》(2016)。

台湾省立大学历史学硕士陆迪是个躲在城市里看红尘流的傻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