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帝国历史

罗马诞生于西方近千年的历史中,罗马帝国享有很高的声誉。罗马人征服了从西部苏格兰高地到东部阿拉伯沙漠的庞大帝国。然而,罗马帝国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在漫长的历史中,罗马人凭借自己的毅力在漫长的战争中脱颖而出。

关于罗马的诞生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据说罗穆卢斯和雷穆斯是阿尔巴隆国王的孙子。国王的弟弟篡夺了王位并流放了国王。为了不让哥哥的后代报复,他把还是婴儿的罗穆卢斯扔进了河里,但是婴儿蓝没有沉下去,两兄弟被一只母狼发现并抚养长大。当两兄弟长大后,他们夺回了王位并把它还给他们的祖父,然后去寻找他们的梦想。最后,两兄弟在帕拉迪诺山旁建立了一座新城,并以罗穆卢斯的名字命名为罗马。古罗马人将这一天视为开国日,即公元前753年的4月21日。

然而,这只是传说。事实上,根据考古学家的研究,公元前1000年左右就有人居住在帕拉迪诺山区,而罗马城是通过不断吞并周边部落而形成的。直到公元前4至5世纪才成为一个大的聚居地,并修建了城墙,逐渐形成了早期的罗马。罗马在建立之初就有自己的武装力量,65,438+07 ~ 60岁的公民在紧急情况下不得不参战。虽然此时的罗马军队与日后成为世界上一支伟大力量的罗马军团不可同日而语,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民族精神。罗马自诞生以来就是一个具有尚武精神的民族。在这一点上,罗马是一个不亚于斯巴达的民族。罗马的男人以在军队服役为荣,把自己的伤疤当成向别人炫耀的资本。

早期的罗马军队在战斗中使用希腊方阵。一个军团被分成8个纵队,人数从3人到4000人不等。当时罗马军队还处于初级阶段,士兵必须自带武器、盔甲甚至食物。所以罗马军团整体参差不齐。一般来说,能装备盔甲的重步兵在前六列,买不起盔甲的轻步兵在后两列。后排的士兵把长矛搭在前排士兵的肩膀上,形成密集的图案。当时这种阵型没有机动性,更不用说使用战术了。他们只靠自己的勇敢压倒了别人,没有预备队。一旦队形被打破,他就无法继续战斗,即使骑兵击溃了敌人,也无法追击。公元前396年,罗马打败了没有军事组织的伊特鲁里亚人,控制了意大利中部。然而,罗马人很快就遭殃了。公元前390年,来自法国的高卢人袭击了克鲁新城。因为罗马和这个城邦有约,所以派了三个使节来讲和,希望高卢撤军,但是高卢首领说罗马使节的坏话,说:“你们自己担心吧。再过一百天,我们将攻入罗马。滚出去!”三名罗马使者认为自己受到了侮辱,于是帮助克鲁辛对抗高卢人,其中一人开枪打死了一名前来刺探的高卢酋长。这激怒了高卢领袖布林,他派使节到罗马元老院要求这三人投降,罗马人怎么可能交出他们的英雄?参议院立即否决了这项决议,并选择这三人作为军事法庭法官。这是一个极其崇高的职位,担任这个职位的人受到人身保护,他们也可以否定执政官和元老院的决议。这一举动让本已愤怒的高卢领袖更加暴怒。他在绝望中率领七万大军攻打罗马。不久他们打到罗马城下的阿里河,两军激战,暴露了罗马军团的弱点。灵活的高卢军队迅速包围了罗马侧翼和后方,罗马军团在高卢人来自四面八方的进攻下彻底溃败。逃入城内的罗马士兵甚至忘了关门。这一天后来被罗马人定为国耻日——公元前390年7月,10。

高卢人掠夺并焚烧罗马,将罗马变成一片废墟。然而,强大的罗马人并没有屈服。他们的一些军队和年轻的长老撤退到卡皮托利尼山上的堡垒,并坚持寻求帮助,而其他人则冲出去寻找增援。卡皮托利线上的堡垒易守难攻,高卢人无法一次次进攻。最终,他们在被围困了7个月,收到1,000斤黄金的赎金后,只能撤退。这期间,发生了一个故事。一天晚上,高卢人从一条小路上山,准备夜袭罗马人。由于连日奋战,守夜的战士们筋疲力尽,沉沉睡去。突然,“嘎”的一声喊叫惊醒了罗马士兵,他们迅速投入战斗,把高卢人赶下了悬崖。为什么山上有白鹅的叫声?原来是罗马人上山给女神的祭品。正是因为他们,罗马人避免了一场灾难。“白鹅拯救了罗马”。此后,白鹅成为罗马的圣物,每年人们都带着它游行以示敬意。高卢的进攻让骄傲的罗马人觉醒了。他们深刻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于是下定决心要建立一支强大的军队。

准备好迎接

罗马人在与高卢的战斗中失利后,逐渐意识到自己军事制度的落后,一场改革随之而来。这一改革始于卡米卢斯,一位优秀的罗马指挥官。经过多年的实践检验,罗马人终于建立了一套当时行之有效的军事制度。他们将传统的自备装备和物资的制度改为全国统一配给制度,定期发放薪水,提供武器和物资,从而实现了军队的专业化和装备的标准化。

此时罗马军团中已经有轻重步兵和少量骑兵,后来还有使用标枪投掷的远程兵种。他们通常把5000人左右的部队编成一个军团,军团下辖三个师,每个师又分为10个中队,每个中队200人左右。大致一个军团有3000重步兵,1200轻步兵,300骑兵。重装步兵是军团的主力。在战斗中,他们排成三列。第一纵队是年轻的士兵,他们在战斗中以标枪为武器骚扰敌人,打乱敌人队形。第二纵队是成熟的军人,手持匕首与敌人肉搏;最后一列是有战斗经验的老兵,是预备队,在战斗的关键时刻投入战场决定胜负。在重步兵方阵前方,以轻步兵分散开来,用远程武器尽可能多地杀伤敌人。两翼和后方是骑兵,用来对付敌人迂回包抄,在敌人战败时追击。此时罗马军队的装备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他们的头盔已经是当时世界上比较先进的护头了,头盔是圆形的,在受到攻击的时候可以更好的分散力量;保护套完全覆盖脸颊两侧,只露出眼睛、耳朵和鼻子;后面的护颈可以有效保护颈部和肩部。而且罗马盔甲也很特别:最早期的罗马盔甲是一种由许多小金属片制成的锁子甲,可以有效防御砍杀的攻击,但对以刺杀为主的武器防御效果相当差。到了第一世纪,罗马人开始使用一种类似的圆柱形盔甲,这种盔甲在《角斗士》和《埃及艳后》中被罗马士兵使用。显然,这种盔甲只能保护士兵的上半身,他们的腿是露在外面的。但受限于当时的作战方式,这种盔甲非常实用,而且大大增加了士兵的机动性。(PS:当时西方人打仗,多集中攻击对手上半身。至于罗马军队的盾牌,是向外突出的大盾,长1。宽2米,宽75厘米,能有效防御前方的箭石和标枪。此外,巨大的盾牌可以在冲锋时击倒敌人,然后杀死敌人。罗马骑兵不是很好,因为当时西方还没有使用马镫,这大大限制了骑兵的发展。此时罗马骑兵在战斗中只做了两件事:一是骑兵在敌人冲过他身边时向敌人投掷标枪,以骚扰对手,方便步兵突围;第二,追上去,在敌人被打败的时候杀了他。但由于罗马人不重视骑兵,所以往往从“蛮族”中雇佣。此外,在防守上,罗马人对自己的方阵进行了改进,形成了10队的方阵军,3队前进,3队后退,两翼两队,让敌人无从下手。同时,这个方阵可以在必要的时候变成圆形阵,让敌军骑兵无法突破。

有了以上的军事组织、武器装备,再加上先进的战术思想,罗马军队的强大也就顺理成章了。更重要的是,罗马军团有着铁一般的纪律。在服役期间,罗马士兵必须接受严格的训练,将每个罗马士兵变成战场上的狮子。违反军纪的士兵一般会被处决。镇压斯巴达克斯起义期间,两个军团开小差,他们的执政官对两个军团执行了“统一”。所谓“一律”,就是每十个逃兵中有一个是抽签选出来的,选出来的那个被其他同志用石头砸死。结果一个战斗最勇敢的士兵抽到了死亡票。很多人替他求情,愿意替他去死,但是这个士兵说:“如果你觉得对不起我,就不要让敌人在接下来的战斗中看到你的退路。”从此,两个军团再也没有开小差。

帝国的建立

罗马贵族共和国初期,军权由执政官掌握,执政官由公民以年度轮换制选举产生。所以这一时期罗马处于“无常,不会有特种兵”的状态。此时的罗马军队主要由低级军官管理,每100人中选出一名百夫长。他们不必退休,这有助于在中国建立统一的军事制度。有了军事实力,当然要开疆拓土。此时,罗马的首要目标是统一意大利半岛,而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可避免地要与希腊城邦“病毒之王”皮拉斯作战。皮拉斯实际上是一位极具军事才能的统帅。他希望在地中海建立一个像亚历山大大帝那样的大帝国。公元前280年,皮拉斯率领2万名重步兵、2000名弓兵和3000名骑兵以及20头战象进攻意大利南部。罗马立即派兵在赫拉克雷拉城下与希腊军队展开激战。此时罗马军团在地中海与当时最精锐的希腊枪手势均力敌。虽然在初始阶段,因为希腊军队派出大象打败罗马,但是罗马人回到罗马后,用火攻战术抵挡希腊大象的冲击,所以双方打成平手。终于在公元前275年,两军在贝尼城决战。罗马士兵向大象发射密集的火箭弹,受惊的大象掉头就逃,却把希腊军队的阵型搞得乱七八糟。罗马军团大获全胜,皮拉斯不得不撤回希腊。罗马人乘胜追击,迅速占领了意大利南部。到公元前270年,罗马的疆域从最初的350平方英里变成了65,438+0,000多平方英里。此后不久,罗马人通过外交手段将其统治范围扩大了5万多平方英里,意大利半岛被罗马人彻底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