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松阳历史
松阳县,位于浙江南部,瓯江上游,始建于东汉建安四年(199),是丽水市最早的县。它的景观很美,物产丰富,山川苍翠,竹树秀美,绿荫如带,小港湾奔向瀑布。中间有丽水市最大的开放盆地松谷平原。松谷盆地就像一个金瓯玉盆,群山环绕,纵横交错,土地肥沃,一年三熟,被誉为“国家粮仓”。全县总人口23万,总面积1.406平方公里。
松阳县自然资源丰富。矿产资源有高岭土、紫粘土、萤石、膨润土和铁、铜、银、金等26种金属非金属矿产,其中高岭土和紫粘土储量特别丰富,质量上乘,高岭土质量居全省之首。林业资源优势可观,是浙江8个大林县之一。可开发的树种有100多种,林产品和林产业潜力巨大。烟、桑、茶“三叶”享有盛誉。松阳晒红烟荣获国际博览会金奖,现为中国晒红烟出口基地之一。茶叶种植广泛,松阳银猴、松阳裕丰、万寿等优质名茶多次获奖。此外,柑橘、柿子、栗子、食用菌、食用笋、松阳大红袍、红豆、蚕豆角、高山蔬菜等异军突起。松阳,地理面积不大,人口不多,但知名度很高,先后被授予“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水利建设先进县”等荣誉称号。
松阳县历史悠久,是省内历史文化名城,山水秀丽,景色迷人。魅力依赖的松阳十大景区;石仓有一组清代民居,是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延庆寺塔,浙江第一塔,建于北宋年间;有中国罕见的杜鹃林和浙南原始森林——若辽仙景观;这里有许多名胜古迹,如瓯越古崖墓地、地下陶瓷图书馆、道士叶天士法山遗迹等。松阳也是一个革命老区县,粟裕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前进师在这里长期战斗,留下了许多革命遗址。
近年来,松阳县经济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取得较大进展。为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松阳县委县政府注重“软环境”建设,千方百计营造更加有利的投资环境,搭建更加完善的服务体系,形成更加良好的工作氛围,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发挥自身优势,谱写了接轨“长三角”的精彩篇章。
道长拂晓出西平山,赐茶。突然被下午的兔斑吓了一跳,做了一春坛鹅酒。天台牛奶花花世界没了,今天的玉川鸡液是什么?东坡有意续茶经,使祖谦不朽。
这是北宋大文豪苏轼与居松阳祖潜饮琼茶时留下的脍炙人口的诗句,也道出了松阳茶叶生产的悠久历史。国家生态示范县松阳,被北宋状元申会誉为“桃花源”,自古盛产好茶。茅山仙茶在唐代被列为贡品,衡山茶和夏杰茶在南宋时期很有名。1929西湖博览会,松阳茶叶获一等奖。如今的“松阳银猴”传承了松阳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文化,成为茶中极品。这种茶是“绳卷如坐猴,白发覆银霜”。是不可多得的山野生态云茶,汤色鲜艳,滋味鲜爽,多年出口欧洲。以它为主导的名茶产业,带动了一方的经济发展。
近年来,松阳县委、县政府大力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抓住松阳被列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的机遇,把茶叶作为农业的支柱产业,使以“松阳银猴”为主的名茶产业迅速发展,成为全县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通过引进良种、嫁接改造、改种等措施,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建成了高标准的茶叶基地。现在,全县茶园面积已达5.7万亩,其中4.6万亩密植“松阳银猴”无性系良种,良种覆盖率达81%,居全国前列、全省第一,成为“浙江省良种茶之乡”。为了更好地对接国内外市场,满足人们对健康安全食品的需求,松阳县利用其地处浙西南山区、土层深厚、酸碱适宜、生态环境优良、基本无工业污染的优势,启动了无公害茶叶生产。一期建成2万亩无公害茶叶基地,2万亩低农药残留茶叶生产基地列入农业部“丰收计划”。去年抽检的7个茶叶样品,经相关质量部门检测,均达到无公害农药残留标准。目前,松阳的“绿谷狄青”、“观音露”茶叶已通过中国茶叶研究所有机茶示范,“松阳银猴”通过国家绿色食品示范。同时,松阳县高度重视标准化体系建设,制定了“松阳银猴”等系列产品的地方生产标准,规范种苗、栽培、鲜叶及加工、商品茶等生产技术。
“松阳银猴”名茶的开发,为全县小康建设注入了活力。去年全县茶叶总产量3015吨,产值1.2亿元。其中,以“松阳银猴”为主的名优茶产量达2450吨,产值1.2亿元,名优茶平均纯收入达3000元以上,成为松阳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之一。依托茶产业优势,培育了“浙南茶市”。不仅有本地名茶,还有外地名茶。由于茶叶品种丰富,来自内蒙古、山东、黑龙江及我省各地的200多名茶商常年进驻市场,茶叶通过市场销往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还远销欧洲各国。2002年市场成交量达8000吨,产值3.02亿元,居全省第二位,成为省级农业龙头企业。与此同时,赤手茶青市场、新兴茶青市场等一批茶叶专业批发市场应运而生,茶叶加工户1100余户,初级茶厂92家,年生产干茶3200吨。今年,松阳县将建设10标准化茶叶生产示范基地和10“松阳银猴”加工企业。
投入巨资打造“松阳银猴”品牌。近年来,松阳县投资数百万元,在杭州、济南等大中城市举办“松阳银猴”大型品牌推介活动,着力将其打造成为浙江省农产品知名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