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失去了什么?变成了千军万马在一起的局面?
然而,这一时期的中国社会并没有因此而黯然失色。整个18世纪成为中国历史发展的转折点。18世纪,中国处于明清两代的统治之下。先是清朝前期建立了统一的王朝政权,然后是18世纪中叶著名的“康乾盛世”。直到18世纪末,清朝的统治在世界其他国家兴起,才开始走向衰落。
18世纪以前,中国的知识分子遵循“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但是,十八世纪的知识分子到底失去了什么,导致了中国的知识分子在接下来的一百年里变成了逃避现实的局面?
首先,明末清初社会经济的繁荣削弱了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18世纪初的中国,也就是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的萌芽”已经出现,农业、商业、商品经济在清朝达到顶峰,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思想文化产生了非常重大的影响。最明显的一点就是社会上开始出现脱离实际的追求,这对于以儒家思想中的“忠义信”为人生哲学和目标的知识分子来说更是致命的。
18世纪以前,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统称为“士”。作为社会中相对基础的贵族阶层,士人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们或从政,或追求知识与真理,或以“道”为愿景与抱负。因为他们的思想大多是为了世界统一、国家富强、社会治理、人民幸福,所以古代士人大多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然而,18世纪中期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繁荣,使得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脱离了原有的发展道路,从商业走向艺术等。“业精于勤而怠,成也毁于思”,是古代文人在经济发展背景下的真实写照。政局的稳定或动荡不再是他们关心的重点,他们不再把“参政”作为自己的天职。他们不再以中国入世为追求目标,不愿承担社会责任。
越来越多脱离实际的思想成为学者们新的研究目标,这直接影响了他们对社会形势的判断。于是,知识分子不再认为“治国平天下”是自己的理想生活,对社会和人民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也没有那么强烈了。
第二,清朝的“文字狱”剥夺了知识分子自由发言的权利。
1.清朝实行的“文字狱”直接阻断了知识分子探索“理”的途径
明末清初,18世纪初的政治混乱和社会动荡使这一时期的知识分子开始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这一时期出现的社会思想批判是在政局发生巨大变化的条件下产生的,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
这一时期的知识分子见证了明朝的灭亡。在他们的思想中,这种现实直接呼应了朱成的理学思想。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动荡和危机,批判社会制度,脱离实际的社会风气,主张实事求是。许多知识分子主张多研究关系国计民生的实际问题,“经世致用”。这些积极向上的知识分子的追求和理念,在清朝时期全部破灭。
18世纪中后期,为了稳定社会统治,防止知识分子对其统治作出不合时宜、不利的反抗,清朝统治者开始“嚼字”,经常从作品中摘抄文字,罗志因此获罪。这就是文学监狱。因此,知识分子探索和研究社会现实和统治者、社会制度以及发表和传播自己观点的途径被关闭了。不仅如此,在关闭了知识分子批判社会制度和统治的途径之后,文字狱在一定程度上禁锢了知识分子的思想,使得18世纪的社会思想层面成为统治者的“中央集权”。
知识分子只要在作品中表现出一点点不满,就可能有被定罪入狱的危险。清朝统治者不能允许任何威胁其统治的思想和言论在社会上传播,哪怕只是捕风捉影,造成冤假错案。文字狱的实施使封建制度的腐朽渗透到思想文化领域。在十八世纪,正是由于统治者的专制权力,知识阶层处于混乱状态。
2.科举制度的恢复和盛行导致士子泛滥,知识分子的兴趣变得单一。
18世纪中期,清朝统治者入关后,为了维护和巩固自己的统治,很难阻止知识分子的反抗。于是,从康熙皇帝开始,社会恢复实施理学、儒学和以此为核心的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作为一种官员选拔制度,实际上是古代“士”阶层从政的途径,科举制度在清代鼎盛时期的直接结果是知识分子的泛滥。虽然清代科举制度的考试内容总体上延续了以往的儒家思想,但统治者为了巩固统治,改变了考试内容,使得原本丰富多样的儒家思想变成了束缚知识分子思想的朱成理学。
明至清的八股使考试更加公平,但却直接剥夺了知识分子广泛多样的爱好,压制了那些本来可以取得更大成就的知识分子的思想,不仅阻碍了他们在科技上的创新,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社会科技的发展。
同时,科举制度的兴盛使知识分子更容易获得名望,在政治上获得一席之地,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知识分子的泛滥。随着科举制度成为社会的主导地位,清代也出现了政治考试制度。这样的直接结果就是官场文化的腐败,师生间的裙带现象一度频繁,官官相护的现象更是频繁。
官场的黑暗对知识分子的伤害更大。原本以为治国平天下的知识分子开始向腐败的官场文化转化,个人利益逐渐取代了国家利益在他们理想和目标中的分量。所以在清代,知识分子的目标和爱好只是为了博取功名,进入官场,绝不会把时间花在广泛的学习和涉猎新事物、新现象上。
第三,“程朱理学”成为统治者的“手中刀”,知识分子失去了斗争的武器。
“朱成理学”是宋明时期占主导地位的社会思潮。然而,在明末清初,统治者并没有直接继承朱成理学在社会中的主导地位。清初统治者初入关时,在社会上推行“理发令”、“逃亡法”等政策,直接激化了社会和民族矛盾。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朱成的理学逐渐成为统治者加强统治的工具。无论是恢复科举,祭祀孔子,给予朱荣誉地位,还是重新编辑有关理学的书籍,一方面使理学在18世纪上升到了统治地位,同时也导致了很多思想的变质。
18世纪中后期,在乾隆皇帝的支持下,刊刻了《乾隆御经》和《十三经注》。同时,为了使朱成的理学在社会上流行和正统,用政治权力强行下命令,社会上一切与朱成理学相悖的书籍都可以直接删除甚至销毁。
作为统治者,朱成的理学也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这当然直接影响到社会中的知识分子。由于统治者的命令和朱成理学的改编,理学中的一些思想和教条可以被引导和教育,这使得朱成理学从批判统治阶级的独裁和外国人统治的知识分子成为统治者巩固统治的“手中的刀”。
在打击和镇压的过程中,统治者保留了对自己统治有利的思想和理论,并用它们来教育知识分子和人民,误导他们对“理”的科学的追求,从而失去了斗争的武器。
四。结论
从上面的说法来看,18世纪中国的大环境给了知识分子很大的压力。无论是来自政府的压力,还是官方文化的改变,知识分子都做出了自己的选择或被迫适应。因此,他们不再是坚持“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学者。他们不再时刻把国家的兴亡和人民的幸福放在心上。他们生活和学习的中心不再伴随着对社会制度和统治者的批评,他们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他们失去的不仅仅是自由,更是从无国界到束缚枷锁的思想转变。
参考资料:
中国古代文人的精神传统与文人文化
朱成理学是如何确立其在清代的统治地位的?
科举制度对士人的毒害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