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塘盆地地质研究简史
(一)20世纪初的启蒙阶段
最早进入羌塘地区进行地质科学考察的探险家是斯文·赫定、沃德和海姆,时间为1903年。他们在该地区进行科学探索的同时,采集了大量的植物和岩石标本,发表了15篇关于羌塘高原地层和构造的著作。由于覆盖面有限,资料收集零星,大部分作品仅停留在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上。
(二)20世纪上半叶,奠基阶段
这些外国学者通过启蒙阶段的初步地质考察,发现羌塘地区的地层和地质构造确实独特而吸引人,随后他们进一步将研究范围扩大到喜马拉雅、克什米尔、帕米尔、喀喇昆仑和藏东地区。通过地质调查和部分剖面地质剖面的详细研究,初步确定了青藏高原西部的地层体系和基本构造格架。幸运的是,在此期间,中国地质学家第一次走上了高原地质调查的舞台。如著名地质学家孙建初、植物学家刘深娥[1]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进入羌塘地区进行地质和自然地理调查,整理出青藏高原腹地地质、气候、植物等系列著作,为后来的地质工作奠定了基础。
(C)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的大发展阶段。
20世纪50年代初,以李普为首的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课题组在川西、羌塘东部进行了为期两年的系统路线地质调查和专题研究。原地矿部航空物探大队、西藏自治区地质局第四普查大队、青海石油地质局柴达木普查大队分别在西羌塘开展了1:20万、1:40万、1:1万路线地质调查。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考察大队藏北队在1973 ~ 1976期间,先后4次穿越羌塘盆地主体,开展了地层、古生物、岩石、构造、地热、第四纪地质、地貌、冰川、湖泊等综合科学考察。与美国、德国、英国(1985)、法国(1980 ~ 1982)、日本(1985 ~ 1990)科学家合作,实施了以人工爆破为主的亚东-格尔木地震。随后,原地矿部高原地质大队地质综合调查队对羌塘盆地西部“中央隆起带”南北两侧进行了详细的地质填图工作,发现了“查桑-查布裂谷带”和中生代海相油页岩,初步建立了羌塘盆地西部地层体系,较完整地勾勒出羌塘陆块的构造轮廓。同时,青海省、四川省和地矿局等有关单位先后完成了羌塘东部1∶1万温泉幅[RG 1]和昌都幅[[RG2]]的区域地质填图。20世纪70年代,国家测绘局和总参测绘局完成了全青藏高原1∶1万航空地形图的测绘,为高原环境与资源调查提供了地图保障。
20世纪80年代,随着地学理论的发展、对人口、资源、环境统一观认识的提高、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羌塘地区的地质调查研究再次达到高潮。广大地球科学家以板块构造和造山地质学理论为指导,借助高科技设备和先进探测手段,以高原深部构造、板块动力学和高原隆升机制研究为主题,研究范围从空中到地面、从地表到深部、从腹地到外围、从现象到动因;研究领域从固体矿产到能源、石油、天然气、地热,从地质历史上的沉积盆地到现代盐湖沉积,从地质学到环境、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水文学、环境工程等。,多专业齐头并进,多工种协同工作。与此同时,西藏自治区地质矿产局(1980 ~ 1986)先后完成了羌塘西部1∶100万修编图[[RG3]]和日本土壤图[[RG4]]的地质调查任务。原地矿部、石油工业部在羌塘盆地开展了1∶20万地质填图[[RG57]]、1∶50万航磁调查[[RG8]]、14航磁图1∶1万,开展了更加广泛的地质工作。截止1987年底,西羌塘大部分地区1 ∶ 1万、部分地区1 ∶ 20万的区域地质调查已全部完成,进一步完善了本区地层体系,使构造格架基本清晰[2]。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全面深化阶段。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更多的油气资源,国内石油剩余可采储量不断减少,供需矛盾十分突出。依赖进口不是长久之计。为了解决这一严重制约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寻找新的油气资源战略接替区势在必行。经过认真反复的研究,人们锁定了羌塘盆地油气资源新的战略靶区,与中东特提斯构造域的成油地质条件相似。借助高科技手段,在E87以西开展了大规模的多类型、多专业石油地质调查。这项工作基本查明了羌塘西部的构造格架和盆地演化,充分肯定和乐观评价了盆地的油气潜力,汇编了近50篇科研报告,出版了5部研究专著[3 ~ 7],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80多篇(表1 ~ 1)。
表1-1与羌塘地区有关的地质文献
继续的
同时,中国地质调查局紧紧围绕服务经济社会和西部大开发的战略目标。2000年以来,实施了以填补青藏高原中比例尺地质调查空白区域为重点的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聚集了全国多个省(区)的精英区域地质调查院、科研院所和地质院校,克服重重困难,争得“地球之巅”,在造山带、矿产资源、生态地质调查等地质理论研究方面取得长足进展。在此期间,羌塘盆地东部几幅重要图件的地质调查相继完成[[RG917]](图1-3)。
图1-3 1 ∶ 25万羌塘盆地东部地图与海图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