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一篇关于俄罗斯文学的论文
一、回顾近代以来“多余人”形象的现状,中国对“多余人”形象的研究是从俄国的“多余人”形象开始的,然后讨论世界文学中类似“多余人”的典型事例,从狭义到广义的比较研究中出现一个新的命题,即“多余人的世界性文学现象”。(1)对俄语“多余人”的认识我们对俄语“多余人”的认识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研究。中国批评家几乎一直局限于理解“多余人”是俄罗斯文学的特殊产物的阶段,并且普遍使用这种刻板的结论。每个历史时期对这一形象的理解都是基于时代的需要,是一种“感性”的理解。动乱前,我们对俄罗斯文学的介绍、翻译和研究,往往是“为我所需”、“急我所用”、“为苦难群众引火,为我们解决迫切的实际斗争服务”。这是一个“全方位肯定”的时期。我们充分关注了“多余人”觉醒和挣扎的积极方面,却有意无意地忽略了他们的消极方面。极左时期,俄罗斯文学研究被冻结,“多余人”真正成为多余,消失了。总的来说,现阶段我们对“多余人”形象的认识基本上处于一个分散的初级认识阶段,对“多余人”多是从介绍的角度进行普及。第二个阶段是20世纪末以来的20年,这个阶段进入了理性思考。大量关于“多余人”问题的研究论文,逐渐在广度和深度上有了新的探索,主要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重新审视读者熟悉的典型非多余人,寻找“新的”多余人。不满足于已有的结论,敢于探索和发现。一篇文章指出“塔季扬娜和奥涅金一样,只有觉醒,没有真正的反抗”,认为塔季扬娜也有“多余人”的色彩。第二,我们可能会质疑或重新评价当初认定的“多余人”形象。第三,从整体上对俄罗斯“多余人”的产生、发展及其进步意义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刘亚丁的专著《19世纪俄罗斯文学大纲》中指出,俄罗斯“多余人”的出现,实际上是“外来文化对古代俄罗斯冲击的结果,外来文化的第一个接受者是年轻的贵族,他们受到冲击后无法停止冲击。”同时,俄罗斯“多余人”在这个高峰期的影响,也唤醒了中国一代年轻人的觉醒和一代作家的创作。(2)“多余人”现象的初步联网以俄语“多余人”为稳定子午线,我们打破国界,横向“联网”出现在“多余人”研究中。批评家首先把目光投向了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怪人”和“孤独者”。例如,屠格涅夫和郁达夫的“多余人”的比较研究,以及关于俄罗斯文学中的“多余人”和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孤独的人”。同时,他又把目光投向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如贾宝玉与俄罗斯文学中的“多余人”形象,贾宝玉与奥涅金的比较。其次,批评家在日本和法国文学中发现了俄国“多余人”的兄弟。日本古典名著《源氏物语》中的广元形象被视为世界文学画廊中典型的悲剧性“多余人”。在讨论了日俄“多余人”的相同点后,有的还从价值观、伦理道德、思维方式、民族心理等方面阐述了日俄“多余人”的不同点。另外,法国的《世纪之子》和《孤独的人》联系在一起,启发我们追溯中法文学的联姻。关于中日“多余人”的异同,也有专门的文章。以日本“私小说”为切入点,阐述对中国“奇人”的影响。(3)一个新命题——“多余人的世界性文学现象”的出现,遵循了200多年来不断发展的历史轨迹,获得了“多余人的演变”的轨迹。从18年底维克多的出现,到19年初“世纪二”的“世纪病”蔓延,几乎同时,“拜伦式英雄”和哈洛尔震动了欧洲;到19年20-50年代,俄罗斯“多余人”已经以强大的阵容和整齐的队伍跻身于世界文学之列。19年末20世纪初,日本的“逃亡者”出现了,中国的“孤独者”和“奇人”也接踵而至。到了20世纪中叶,美国的“反思英雄”虽然姗姗来迟,但与法国的“局外人”、英国的“愤青”、德国的“新威特”联系在一起,携手而出,构成了当代的“多余人”。这种网络化真正实现了歌德最早的“世界文学”梦想。从“世界文学”发展的大局和民族文学自身的现实重新审视“多余人”现象,不是孤立的研究,有利于促进民族文学和世界文学的共同发展。经过全方位的考察和多角度的扫描,批判的定义定性和定量地赋予了世界“多余人”现象一个纵横交错的历史发展模式。画这样一个简单的图:(美国)“反英雄”(20世纪)(中国)“孤独者”(20世纪初)(日本)“逃亡者”(20世纪初)(俄罗斯)“多余的人”(65438+9世纪上半叶)(英国)(德国)。(20世纪中叶) (19世纪初)(65438年末+08世纪初)(20世纪中叶)(在德国)“新威特”(20世纪中叶)这个图标基本上显示了世界各国文献中相同和不同历史阶段的类似“多余人”类型的各自姓氏代号。每个代码的专有名称几乎包含一个组系列。同时,图中的国际排列组合克服了本土文学的自足性和排他性,体现了相互交融、理解和创造的新局面。
二、《多余人》形象研究之我见(1)《多余人》的特点是多面性、多面性,夹杂着复杂的色彩,反映了一个复杂的人生。他们是思想上的“空想家”,行动上的“可怜的残疾人”。他们是精神世界里最鲜活最忧郁的“精神贵族”。用一句话概括,“多余人”的心理特征就是意识和意志的不协调。意识中的“巨人”,意志中的“矮子”,也是“多余人”的精神历程和悲剧。他们有勇气从令人厌恶的环境中连根拔起旧根,却找不到合适的土壤去扎根新根,成为无根的浮萍、陌生人、局外人、逃亡者、隐形人。(2)国家“多余人”典型分析①反思与探索——俄罗斯“多余人”的精神探索具有东方忧患意识和民族整体特征,在民族兴衰中实现个人价值。这让俄罗斯的“多余人”闪耀着某种光芒,特别感人,更有生命力和感染力。也许这就是俄罗斯“多余人”在作家作品中获得不朽价值的重要原因之一。俄罗斯“多余人”是从俄罗斯旧文化和欧洲新文化碰撞融合的血肉之地产生的。这是“多余人”产生的笼统回答。俄罗斯盛产“多余人”,尤其是来自贵族阶层,这与俄罗斯贵族阶层的特殊历史地位密切相关。此外,在这些反映传统主题的杰作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作家自身的精神和心理与他所塑造的主人公之间的亲缘关系。因此,这些“传统题材”中的贵族青年形象在某种意义上是作家精神的重生。②东方隐士——日本“逃亡者”无论是二叶亭四迷《浮云》中的主人公,还是夏目佐世木作品中塑造的一系列日本式的“多余人”形象,都表现出“隐士”的特征。他们“内向”,拘谨,沉重,缓慢,远没有欧洲和俄罗斯“多余人”那种无拘无束的洒脱,豁达和冒险精神,但他们有更强的耐力和忍耐力。首先,强大而根深蒂固的旧观念阻碍了“多余人”新思潮的萌发;其次,东亚文化中的儒释道精神和日本传统的“和合”精神对其“隐士”精神有着密切的制约。日本“逃亡者”是东方文学中最早的“多余人”形象,为年轻而短命的现代日本文学开辟了一条现实之路。同时,这也给春风带来了中国“零顺差”的诞生。③最具社会和民族责任感——中国的“零剩余”从郁达夫的自传《沉沦》到鲁迅的孤独的魏,从丁玲笔下的沙飞到巴金爱情三部曲中的周若水,从老舍笔下的齐瑞轩到钱钟书《围城》中的方鸿渐,中国的“零剩余”蜂拥而至。在不可避免的社会转型中,古代封建王国开始了全民族的转型,走向了现代社会的历史转型轨道,这是中国出现大量“剩余劳动者”的文化背景。与此同时,20世纪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加速,成为中国“剩余劳动力”的助燃剂。五四时期中国觉醒的知识青年与现代西方意识的联系,决定了中国精神的丰富和深刻,决定了中国思想的集中和他情感的强烈。(3)“多余人”形象的巨大魅力首先来自于形象本身所包含的丰富的社会内涵,这是由“多余人”崇高的悲剧性格所决定的。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任何社会人都必然处于社会关系网络中的某一点。对于“多余人”来说,他们恰恰处于社会关系网络的最敏感点,所以他们的人格悲剧成为了历史的必然。而且与普通的意象相比,它们更强烈、更深刻地反映了社会关系两极的对立和冲突,或者说它们是社会关系两极尖锐对立和激烈冲突的产物。其次,“多余人”都有人格缺陷,从而形成其悲剧性的人格特征。在灵与肉、理智与情感的冲突中,他们往往陷入强烈的自省和忏悔之中。从而产生深刻的“内源性”抑郁。正是在这种复杂的人格中,人物的真美得到了真实的体现,同时也产生了复杂的审美效果,使读者获得了悲喜交融、崇高滑稽的复杂深刻的美感。这就是多余人形象具有强大感染力的美学原因。读《多余的人》,走进他们的世界,你可以在他们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瞬间找到“自我”,产生共鸣,带来思考。
参考书目:1。"多余人"论纲--对一种世界文学现象的探讨。作者张伟。东方出版社,1998。2.比较文学的基本原理。方编辑。苏州大学出版社,2002。3.东西方跨世纪作家比较研究。张编辑。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