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庆阳市庆城县位于哪个市哪个区。
庆城县(原名青阳县),总面积2700平方公里,辖5个镇,10个乡,153个行政村,总人口32万。庆城,古称永州之地,是中国农耕文化的发祥地之一,齐伯桑的发祥地,明代“前七子”领袖、大书法家米的故乡,陕甘宁边区的重要组成部分。1994被评为甘肃省历史文化名城。
青城的主要资源是“一黑一绿”。“一黑”指的是石油和天然气。庆城是长庆油田的主要原油产区,年产量165438+万吨,加工原油1万吨。油田作业区遍布全县。“一绿”是指苹果、黄花、白瓜子等各种农产品。黄花菜被国家经贸委指定为“西北超级黄花菜”;“赤城”牌红富士苹果荣获优秀产品。苹果、黄花面积分别达到654.38+0.9万亩、654.38+0.41.00万亩,优质牧草达到38万亩,规模养殖户达到7234户。2001年,该县被农业部命名为“无公害农产品(水果)生产示范县”。庆城是陇东最大的农产品加工贸易基地,特色农产品年出口额已超过2600万美元,其中白瓜子出口额占全国的78%。县内有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长庆分公司和中石油庆阳石化公司两家大型企业,淅川有大量油田闲置资产,为当地产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近年来,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城乡面貌明显改观,县城和小城镇功能进一步完善,质量有所提高。周祖岭森林公园2001被评为国家AA级森林公园,2006年通过国家AAA级旅游景区认证。
2005年县级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指数排名14,地区生产总值排名1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排名15,地方财政收入排名第二。2006年底,全县生产总值达5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9.78亿元,财政收入2.55亿元,其中县级财政收入15。以县域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指数评价的全省排名由“九五”末的第22位跃升至2005年的14位,前进了8位。2004年被评为“全省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2006年被评为“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县”。
行政区划
庆城县辖5镇10乡:义马镇、洒铺镇、马岭镇、庆城镇、马轩镇、熊家庙乡、赤城乡、白马铺乡、铜川乡、太白梁乡、土桥乡、蔡口集乡、高楼乡、南庄乡、翟家河乡。有葛角县府、王源种子场、大岔牧场、牛家岔牧场、蔡口集林场、马岭苗圃、紫坊沟园艺场、周祖林园。
历史的发展
汉代设于勇县,宋代改称安化县,明清治青阳府。1914变更为青阳县。据《太平宇宙》记载,庆阳是隋代以青州命名的。
2002年6月22日,国务院批准(国函[2002]55号):青阳县更名为庆城县。
2000年,青阳县辖4个镇,15个乡:青城镇、马岭镇、义马镇、三十里铺镇、熊家庙乡、赤城乡、铜川乡、太白梁乡、冰林岔乡、土桥乡、蔡口集乡、高楼乡、南庄乡、马轩乡、霍家河乡等。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为318929。各乡镇人口(人):义马镇24568三十里铺镇30601马岭镇53336青城镇551熊家庙乡8707赤城乡15628白马乡13842铜川乡16544。560太白良乡6447冰林岔乡5835土桥乡6455蔡口集乡5750高楼乡1133南庄乡10917马轩乡21321寨河乡717。
2004年,全县辖5个镇,14个乡。
资源环境
庆城县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是石油和天然气。目前,长庆油田和中石油庆华集团公司从事石油和天然气的开发利用。近年来,南部高原地区的几个乡镇已探明相当丰富的油气资源,这为庆城成为一个现代化的新兴石油城市创造了条件。庆城县的土特产资源质量好,品质优。浓郁的“清镇”牌黄花菜畅销国内外,“赤城”苹果、马岭黄酒、中草药、白瓜子仁、甘草酸铵等产品荣获省优品牌产品。其中,由“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省优秀农民企业家龚创办的泰和土特产品贸易公司加工销售的白瓜种子,占全国总量的70%。苹果、黄花菜、枣、草、畜等支柱产业已形成规模,农民每年从产业中获得的收入约占人均纯收入的60%。
县域经济
到2003年底,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4.54亿元,财政收入达到6543.8+0.74亿元,增长25.3%。规模为4520万元,增长24.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65亿元,增长37.4%;农民人均纯收入1596.3元,增长5.5%;城镇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5021.6元,增长8.6%。农村经济紧紧围绕“两个增收”和“强县富民”目标,突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强商品意识。粮食产量达到9.9万吨,创历史新高。农村果、畜、草、油四大支柱产业大规模发展,退耕还林、扶贫开发、小流域治理和科技示范园区建设稳步推进。农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农村生活条件大幅改善。
工业化进程整体推进。坚持把产业突破作为增强发展后劲的重中之重,以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为突破口,依托石油和农副产品优势,抓好“一黑一绿”两个产业;努力提高地方叶丁对县域经济的支撑力。目前,资产超亿元的大型企业9家,产值超亿元的企业11家,产值超千万元的企业32家,产值超百万元的企业147家。其中:泰和土产公司、宝源公司、巨力门业等企业产品畅销后悔,成为产业突破战略的巨型航母。
县域经济发展步伐加快,商贸流通着力培育两大经济板块,加大龙头企业和示范园区的带动和辐射作用。一个后马农副产品加工贸易区已初步形成,年加工农副产品数万吨,交易额2.87亿元,出口额7700多万元,成为陇东名副其实的“早码头”;庆城商贸流通区,凭借强大的区位优势,辐射和带动周边地区,成为三北三县的商贸物流中心;Ao/J经济开发区积极吸引石油p1单位兴办第三产业,充分利用油田闲置资产兴办企业,形成以石化、建材、商流为主的经济合作走廊。与此同时,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规模逐年扩大。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突破所有制结构,大胆发展民营经济。个体经营户发展到5319户,私营企业发展到159户。业务领域延伸到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民营经济产值达到3.4亿元,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社会事业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要共同建设,各项社会事业要协调发展。科技工作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动力,积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全年实施科技项目19项,全县共有科技示范园41个,示范面积4.96万亩。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教学质量和教师素质进一步提高,“四制”改革顺利进行,高考人数比去年同期增加300人;普通教育和扫盲取得新突破;护牛事业在突如其来的非典考验中稳步发展,在国家和各省的支持下,城乡卫生医疗设施明显改善,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提高。城乡文化生活日益活跃,文化工作通过“香包节”和“四博会”成功举办了周祖公祭仪式和齐波圣景、齐波中医药研讨会;群众性体育活动蓬勃发展,体育竞技水平得到提高。“广电完成了广电宽带网建设,实现了国家、省、市、县四级联网;计划生育工作:重树基础,实施四项行动,基层孕情服务和基础管理取得新成效;环境质量和市容管理有所改善;土地管理盘活资源,规范用地;人事、劳动、价格、质量监督、安全生产、气象、残疾人保障等各项事业取得新成就,各项社会事业空前繁荣。近年来,我县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硬件”,美化投资环境,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市整体服务功能日臻完善。以北区发展为突破口,带动了全县城市建设规模,年初敲定的北区发展重点项目11已基本完成。12街道铺油,主楼、清华小学、张家沟路堤坝工程、绿化、照明、排水等配套工程如期完成,金丰园职工住宅区、电力职工住宅区正在建设中。县城改造、董浩、莲池商场建设全面完成,旅游开发建设快速推进。投资680万元,完成了齐波圣景、烽火台、钟鼓楼、汪锋牌坊、周族森林公园省级旅游网络建设,知名度明显提高。这不仅增添了城市毛巾的现代气息,方便了居民的生活,也为扩大庆城的知名度和招商引资创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
旅游风景
黄,书法艺术的瑰宝
在庆城县博物馆的石雕展厅里,陈列着几十幅风格各异的石刻,其中署名“听云艳姬”的诗碑让观众拍手称快,恨不能晚寻芳踪。诗云:
蒋敬·朱明华,山峦和天空拨动了管弦乐的琴弦。风生水起学士,云开君宴。越多越聚,三者相距甚远。霜刀作画,玉酒明。叶县飞上天,公户落上天。如果你花很长时间去挑逗,你可以跳得更快。但我是一个人去参观的,并没有去研究。空中五字赏,文如两京。博士三折臂,九岁官动。照照镜子,老头。我敢争第一。
这块诗碑上刻有北宋黄庭坚的诗词和书法珍品。它刻于明代嘉靖五五年,分为河西道、陕西布政司左和陈丰乐石刻。原为青城西街考试院,1954年迁至鹅池孔童歌,1985年藏于博物馆,为甘肃著名诗词碑。
黄庭坚(1045-1105),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字,号谷道人,号府城翁,江西修水人。平进士,授校书郎,迁书左郎。邵胜初知道鄂州。后来得罪了张谋林、蔡京,降职益州,死在什么地方。庭剑、秦观、、晁一起从苏轼门下走出来,合称为“苏门四学士”。龚氏与苏轼齐名,被称为“苏黄”。论诗标榜杜甫,主张“以奇胚变骨,化铁为金”;它影响广泛,开创了江西诗派。他还会写字,尤其擅长写字和草书。一开始以周岳为师,后来又收了颜真卿、怀素。在杨凝式的影响下,他在《易·何铭》中表现尤为突出。它是“宋四家”中的一员,乘边险,诡异固执,自成一派。有《山谷集》;选他的诗名《山谷的精华》;词集名为《谷琴趣文》;书迹有《华严书》、《宋风阁诗》、《王长者史诗旧墓志铭》、《廉颇、蔺相如草书传》等。
黄庭坚一直主张诗歌创作要以超轶闻俗为基础。在《东坡乐府赋》中,他盛赞苏词:“意高,似不似食烟火,胸中万卷书,笔中无尘俗。怎么会在这里!”这段话代表了他一贯的审美趣味。《听云艳姬》这首诗的意境和风格正是体现了诗人崇高、超然、不落俗套的审美理想。此外,在诗歌创作中,他强调“无字无处”。所以山谷诗中的典故很多,很有书卷气。这首诗虽然很多地方也用到了典故和前人的诗词,但是诗词之间有一种优雅、宁静、祥和的氛围。
听云颜集的这块诗碑不仅诗美,而且书法艺术也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整个书法以酣畅淋漓、洒脱豪迈的节奏进行。笔法的圆润、刚劲、硬朗,表现出作品气势与力度的完美结合。虽然是碑文,但是一刀一斧一凿掩盖不了字里行间流露出的一种自然的道理。笔法的迅捷,点画的提升,结构的开放与退让,都在原书风格中展现出深刻宽广的一面,是作者真实内心的自然流露。
人们对陇上奇石奇石的欣赏,无不被黄公“点石成金”的诗词和“纵横上扬”的书法功力所感染,更激起我们对先贤的敬仰和怀念。
声振四方,仁者云钟。
在庆城县城的西南角,有一处意味深长、魅力四射的古典建筑艺术,成为大街小巷中一处生机勃勃的“点睛之笔”。它是慈云寺著名的钟楼。慈云寺几经改建,现已成为博物馆的驻地。高耸入云的钟楼以其独特的体验,屹立在如今高楼云集的丛林中,深深地注视着这座城市的变迁,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参观。
钟楼坐落在两层楼高10多米的石基座上。一楼东西南北都有楼房和卫生,南面有宽阔的平台。站台北面有一个凭证形的门道。进门就左转爬上陡峭的石梯,然后就爬到二楼底座。只见八根大木柱立在石基上,支撑着青灰色的倚山屋顶。屋顶以飞檐装饰,吻定对峙。管瓦的瓦片上下扣合,有动物图案和滴水的瓦片形成连续的图案,环绕在建筑的屋檐上。楼内有一个巨大的铁钟,直径2米多,重达4000公斤,每周可以被三个人抱在一起。在两条龙的连接下,高挂在楼内的横梁上。读其铭文可知,此钟铸造于金章宗太和元年(1201),距今已有800年历史。它不仅寿命较长,还有上千字的悉达多文字和古印度汉文,是庆阳历史沿革的佐证,也是研究金代中印古代语言和冶炼技术的不可多得的资料。因此,这座铁钟已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文物,成为祖国珍贵历史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铁钟,又名梵天钟,原是慈云寺报时用的打击乐器。它起源于印度祇园无常殿悬挂的梨形钟。中国自古有制,盛于北周。关于慈云寺铁钟的起源和钟楼的建造,庆阳民间有一个神奇而美丽的传说。
据传说,很久以前,在马立安上游的川岛,住着一对兄弟姐妹。我姐姐喜欢穿黄色的衣服,我姐姐喜欢穿黑色的衣服。虽然穿着不同,但都很漂亮,干净如玉,有一副天生的好嗓子。无论是上山砍柴,还是顺流而下挑水,川源谷中时常飘荡着优美的歌声和动听的音符,令百鸟止鸣,人人驻足。没想到,两姐妹的才华被当地官兵得知,立即派随从将其抓获。两姐妹不想落入别人的魔掌,就是双双跳河自尽,变成两个大钟,姐姐是铜钟,妹妹是铁钟。两只钟顺流而下,碰撞的声音仿佛在唱:“叮咚,叮咚,你去宁州我落庆阳。”当两个钟漂流到庆州古城马立安口时,铁钟停留在庆阳,而铜钟继续向南,降落在宁县。
从天上看到这座巨大的钟,周知庆州召集工人建造了这座钟楼。钟楼修好后,阳台很高,巨大的铁钟一时半会儿运不到阳台上。我急得抓耳挠腮,日夜不得安宁。突然,一位须发皆白的长者从巷道里走来,周知礼貌地向他请教。老者叹了口气,“唉!土到脖子根了怎么办?”话音刚落,渐行渐远。经过一年的惊愕,我意识到一些事情。急忙指挥民夫挑土堆坡,用“土块”的方法把巨钟搬到阳台上。
这个神奇的传说,虽然不是历史的,却有文学的真实性,是古代庆州人对大钟的爱情创造。这里曾是慈云寺的附属建筑,历经金、元、明、清、民国、社会主义新中国,历经800余年而未实现。在六朝百年每一天的特定时间,从朦胧的黎明到静谧的午夜,悠扬而沉重的钟声从青城传到四十里之外,如牛撼山山,树影摇向四面八方,不时传到生活在深窑里的人们耳中,提醒、催促、激励着庆阳人面对生活中的苦难,追求生活。用钟声的比喻,他们让文化代代相传,让人们顽强奋斗。与时俱进的社会思潮逐渐改变了古钟的作用。民国初年,利用慈云寺的院落在这里办起了第一所完全小学,这座古钟原本的社会功能也随之褪色,变成了号召师生上课。建国初期,精力充沛的古钟担任庆阳党校和每年三级干部大会的使者。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科技的发展,座钟、怀表、手表、电子表逐渐走进千家万户,被人们戴在手腕上,使古老的铁钟光荣“退休”。在享受生活的同时,它容忍天真的年轻一代在他们的膝下玩耍,并允许外国客人识别他们深刻的话语。
2020年6月,庆城县被列入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县(陕甘宁地区)。
2065438+2009年3月,庆城县被列入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县(陕甘地区)名单。
2016 2月16,庆城县被列入2015年全国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县(市、区)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