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看一遍又一遍的英文历史剧百看不厌?
英国是一个怀旧的国家,这也可以从国民每天面对的屏幕上得到验证。虽然美剧已经充斥了英国商业频道的主流时间,但国产历史剧原著并不逊色,同样被英国人津津乐道。
对于现代英国人来说,文艺复兴、维多利亚时代和工业革命的历史是他们最向往的黄金时代,所以也是历史剧展示最多的。多年来,BBC和英国电视四台翻拍了大量历史剧,如《小杜利》、《克兰菲尔德》、《德伯家的苔丝》、《伊丽莎白一世》、《亨利八世和他的六个妻子》等,每晚八点播出,普遍收视良好。在电影院的大银幕上,也是异彩纷呈:《雾都孤儿》、《少年维多利亚与公爵夫人》、《波林姐妹》等讲述我国历史的电影也获得了高票房。
2005年上映的《伊丽莎白一世》,主演海伦?米伦和杰里米。熨斗
其实不管是《雾都孤儿》还是《伊丽莎白》,这些关于英国最近300年历史变迁的故事都被翻拍了好几遍。英国只有《雾都孤儿》有奥斯卡获奖导演大卫。林恩和近年来备受争议的导演波兰斯基拍摄的两个版本。亨利八世是英国都铎王朝最具争议的人物,因其与六位妻子复杂的感情纠葛而被世代讨论,翻拍较多。但每次新剧上映,英国的地铁站和户外广告牌上依然会贴上大幅海报,英国人依然会在已经知道剧情的前提下,高高兴兴地坐在电视上或者走进电影院再看一遍。
面对同样的历史,英国影视剧创作者是如何让老剧翻拍依然受欢迎的?曾经有机会受邀参加一个英国电视剧剧组为期一天的拍摄,真切感受到了英国媒体人的极大关怀。记者跟随的摄制组拍摄了《亨利八世》的重拍版。摄制组回到了萨里郡的乡村,那里富有英国都铎王朝的历史和文化。从避开公路旁的现代化高速公路拍摄的镜头来看,眼前的田野和农村与300年前并无不同。
工作人员表示,在英国拍摄历史剧往往不拘泥于人工搭建的影视基地,会在普通人周围架设更多的摄像机,甚至会邀请当地人参与演出。对于拍摄者来说,这可以带来民间街谈巷议的绝佳宣传效果,提前知道系列拍摄消息的人也会持续关注,并告诉亲朋好友不要错过,这远比在媒体上打广告更有号召力。
2008年上映的《德伯家的苔丝》,主演杰玛?艾登,艾迪?雷德梅因·汉斯?马西森
在剧情设置上,英国历史剧在老剧新拍中最强调的就是尊重历史和文化。不仅书面和口语的台词要绝对符合当时的时代特点,而且故事情节中还要剔除笑话的成分。英国导演这样做,其实是迎合了英国观众的意愿。在大多数英国观众看来,看历史剧的时候,眼前的一切一定让他们有一种时光倒流的真实感觉。英国人的古典情怀让他们更喜欢看演员用古英语对话,而不是带着现代的腔调,尤其是对亨利八世、维多利亚女王等历史人物的演绎。在英国人看来,想看现代剧,还不如看美剧。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近年来在英国拍摄的许多历史剧都邀请了著名的舞台剧演员加盟,让朱迪?一些老的英国演员如Dench与新演员一起表演,以丰富剧情的古典氛围。
而英国老历史剧的新电影,往往在忠实原著或历史的基础上安排故事的结局。比如在最新的《德伯家的苔丝》中,将原版和更早版本影视剧中苔丝的悲惨命运换成了苔丝坐在山谷中眺望远方的含蓄镜头,让人感触颇深。
老英剧新拍受到关注和欢迎的另一个原因是后期制作中特效的运用。虽然是讲历史的,但是剧情中的很多细节都是导演用一些细致入微的特技修饰出来的。比如新版《小李杜》,逼真地渲染了伦敦雾都的场景,让英国人再次看到了早已消失的伦敦桥上盘绕的晨雾。
《公爵夫人》,2008年上映,主演凯拉?奈特利,拉尔夫?费因斯
?
有趣的是,英国历史剧往往被视为对当下的隐喻。早前全球上映的《公爵夫人》不仅仅是因为凯拉在《加勒比海盗》中出演了演员阵容。《英国病人》中的奈特利和第一主人公拉尔夫?费因斯加入,故事也被视为对现代英国王室的讽刺,尤其是王储查尔斯和已故戴安娜王妃之间的感情纠葛。从公爵夫人身上,英国观众也看到了一个冷漠甚至背叛妻子寻找新欢的老牌王室贵族,让人感叹王室女性坎坷的命运,对英国历史有了进一步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