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战争史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与日本侵略者在湖南长沙进行了三次大规模激烈的攻防战,史称“长沙会战”或“长沙保卫战”。长沙一役1939年9月(民国二十八年)至10年6月,抗日战争中,中国第九战区部队在湘鄂赣边区对日军进行防御战役。第二次长沙会战第二次长沙会战1941 9月初,日军11司令阿南维基指挥四个师、两个支队和一个航空、海军,约12万人,占领岳阳、临湘,企图击溃湘北第九战区主力。

为打击中国第9战区主力,摧毁中国军民抗战意志,11军在湘北岳阳以南集结第3、4、6、40师4个旅,装备13营、14营、18独立野战重炮。装备有20多艘军舰,200多艘摩托艇,100多架飞机。在指挥官阿南·维基的指挥下,他采取主力在狭窄战线上并置,纵深突破的战略进攻长沙。

长沙之战

1939年9月至1942、1年6月,中国军队与日本侵略者在湖南长沙进行了三次会战。①第一次长沙会战。日军侵占武汉、南昌后,为巩固和扩大占领区,企图歼灭湘北、赣北的中国第九战区主力。1939年9月,日军调集65438+万人,占领湘北岳阳东南部、鄂南、江西北部奉新、靖安等地。第九战区代理司令员薛岳指挥16师约20万人,在献钟修水地区阻击了占领赣北、鄂南的日军。向长沙东北的金井、桥头驿推进的日军遭到守军抵抗,百姓骚扰,被迫向北撤退,恢复战前状态。(2)第二次长沙会战。1941九月初,日军调集约12万人占领岳阳、临湘地区,企图击溃湘北第九战区主力。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指挥654.38+0.7万人,利用湘北有利地形,在长沙附近的老道河两岸地区,采取逐个阻敌、诱敌围歼的方针,歼灭所有突入长沙市区、挺进株洲的敌人,并推回。日军被迫向北撤退,退回新墙河以北地区。(3)第三次长沙会战。1941年65438+2月中旬,日军调集约65438+10万兵力,分两路进攻长沙。薛岳指挥13师,约17000兵力组织防御。日军进攻受挫,伤亡严重。他们退到新强河以北,从赣北向西推进的日军也被击退。战斗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