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四史
现代新疆考古资料表明,新疆最迟在六七千年前就有人类活动。
大约两三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天山南北,如哈密的三道岭、七角井,吐鲁番盆地的阿斯塔那,乌鲁木齐县的柴窝堡。
以及雷姆、奇台、伊犁、库车、巴楚、且末、于阗、皮山等地,都有人类祖先活动的痕迹。
其石质形式、雕刻工艺以及* * *保存下来的陶器的颜色和花纹与我国甘肃、内蒙古、宁夏等地的陶器相似。
三千年前新疆出土的三角纹、涡纹、弦纹彩陶,以及陶豆等造型,甘肃和内地的彩陶艺术,影响了新疆彩陶文化艺术的发展。
2.在汉朝
中国古代历史上对西域地理历史真实具体的记载始于汉代,也是在汉代,中央政府开始在西域各地设立地方政府机构。
因此,自汉代以来,西域一直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到西汉初年,天山南北的社会经济有了很大发展。
西汉征服西域的大业始于对匈奴的讨伐,匈奴是秦汉时期生活在中国北方草原地区的一支强大的游牧民族。一开始很弱,后来变强了。
汉朝对包括西域在内的北方地区的统一管辖,结束了这一地区游牧部落的长期分裂,为后来全国统一局面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汉武帝刘彻为了打败匈奴,巩固自己的统治,决定“通西域,断匈奴右臂,孤立南羌岳氏”。
为此,他先是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以加强与西域的联系,对付匈奴。
汉武帝还在太初元年(前104)和三年(在今中亚费尔干纳谷)下令李光礼伐大宛,使西域许多城邦纷纷归顺汉朝。
102年前,汉军入侵大宛城(今费尔干纳),汉朝在西域诸国的威望大增。
次年,汉朝在西域轮台、曲礼等地驻军,并设使臣、校尉负责。
3.魏晋南北朝
公元221年,三国之一的曹魏(公元220年-公元265年)继承汉制,在西域设立“乌鸡队长”,统治高昌(吐鲁番),后来又设立了历史悠久的西域,管理西域周边的众多民族。
西晋末年(公元265年-公元316年),梁倩政权创始人张浚(公元3065438年+0年-公元376年)出兵西占高昌地区,设高昌郡。
北魏为加强对西域的治理,设立鄯善镇和焉耆镇。
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20-公元589年)是中国民族大融合时期,各民族迁徙频繁,许多古代民族进入新疆,如柔然、高车、犹大、吐谷浑等。
柔然,北方草原古老民族东胡人(中国古称)的后裔,五世纪初崛起于蒙古草原,公元402年建立强大政权,与北魏(公元386-534年)争夺西域。
高车,也被称为智利和铁勒,最初是游牧在贝加尔湖和尔浑河和图拉河流域。
公元487年,高车副部首领阿福和他的兄弟率领65438+万部落(户)西迁,在车前(今吐鲁番交河故城)西北建立了高车王国。
4.隋唐时期
隋大业五年(609年),巡视河西,高昌王屈等27国领导人和使节访问张掖。
吐谷浑富蕴在河西走廊的丝绸之路上驻足掠夺。公元608年,隋朝打败吐谷浑复云,杨迪在西域东部和青海设立西海、河源两县。
但除了青海最东部最小的县河源县被极短期控制外,其他几个县都不在隋朝控制之下。帝杨迪派富顺去管理其余的人,当他到达西平时,他不能前进,必须返回。
几年后,吐谷浑复云收复全部失地,攻打隋朝河游,隋朝郡县无力抵抗。
扩展数据
新疆文化
在原始社会,战国时期的《山海经》和《穆传》中有一本书,讲的是西游昆仑,拜见西王母的故事。
新疆考古发掘出土的大量陶器,其中许多彩陶图案与同时期中原出土的相同或相似。
3000年前新疆出土的三角纹、涡纹、弦纹等彩陶,以及陶豆的形状,说明甘肃和内地的彩陶艺术对新疆彩陶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影响。
从1995到10+010,民丰尼雅遗址三号棺出土的五彩锦被上织着小篆的汉字和图案,上面写着“诸侯昏厥,万世长存”。
八号棺中出土的一个彩色锦囊上有篆书字样,“五星从东益中国”。
揭示了汉晋时期尼雅与中原王朝密切的政治经济关系。
唐代诗人、罗、洪等写下了雄伟大漠、壮丽山河、奇特气象、悲壮奇观等精彩诗篇,脍炙人口,经久不衰,在中国文学史上被称为“边塞诗”。
随着佛教沿着丝绸之路从印度传入西域乃至中国大陆,佛教文化成为当时西域最重要的内容。龟兹佛教及佛经翻译家鸠摩罗什,来大陆讲经、译经、写经。
东晋僧人经西域到印度取经,写了一本关于佛教的书。
回鹘《与弥勒相会》是中国最早的戏剧和文学剧本,诞生于西域。龟兹音乐、高昌音乐和疏勒音乐在隋唐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
除了音乐,琵琶、竖琴、鼓、圆号等西方传统乐器也传入内地,成为唐代及后世的主要乐器。
胡腾舞、胡璇舞、拓枝舞等西方舞蹈传入中原宫廷乃至民间。
百度百科-新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