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什四川:柳江古镇的烟火

4月8日,离开雅江,高尔寺山修建隧道,再也看不到关隘的景色;折多山的隧道修得差不多了,也许是最后一次过山口了。还好看到了雪后的美景。

从康定到高速公路,一路长长的隧道到雅安感觉像坐地铁。出来后,我已经到了青弋江,突然改变了世界。

打算住在洪雅县城,提前下高速,沿着青衣江走一段国道。本以为下了高原就是一条平坦的路,不想江边全是山岗。国道沿河而行,临江很多路段都是悬崖峭壁。路边有茶山。阴沉沉的,湿冷的,却是茶叶生长最喜欢的环境。这一带自古以来就是四川最重要的茶叶产地,351国道这一段也是茶马古道。

过了曹禺滩,还没沿河走,就发现河边的路塌了,只好过桥走乡道穿过曹禺滩镇。本来打算住在国道边洪雅县城边上一个茶园的宾馆里。路过村子,在一个岔路口看到柳江古镇的路牌,比洪雅县城近,就改道去了柳江古镇。

到了古镇,才知道原来没有叫“柳江”的河。古镇周围是花溪河和支流杨村河。古镇,历史上称为“岳明镇”,始建于南宋绍兴十年(1140)。清中叶,因镇上有刘、蒋合建石板长街一条,故改名为“柳江场”,1780命名为“柳江场”。直到现在,它被称为柳江古镇。

没有票,淡季人也少。我们开车直接进入古镇的B&B街,停在网上选择的酒店门口。老板娘聪明又体贴。看到我们对房间很满意后,她马上比网上最低价又降了一块,马上决定多住一天。

所谓的民宿街,其实就是老河边街旁边新建的一条街。房子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外立面古色古香,也挺好的,就是改善了住宿条件,又不影响古镇风貌。

穿过一条街,走下石阶到老街。古镇最需要的是食物。因为没有统一拆迁开发,老街上的饭店、商店大多是当地人利用自己的老房子经营的,价格也相当实惠。到处都是八碗九碗。当然也不能放过时令笋肉。可惜两个人胃口太小,点不了太多。零食随处可见,我抵挡不住诱惑,买了半只甜皮鸭和半斤桑葚酒,晚餐就解决了。豆腐脑是四川所有古镇的标配。不同的是食材各有特色。同样的是每个地方都宣称自己的是世界上最正宗的。

吃饱了可以逛逛。古镇较完整地保留了明清时期的建筑特色。古色古香的吊脚木屋依山傍水依黄阁古树而建,一条长长的石板街充满沧桑。

比房子更古老的是古树。这里不仅有许多巨大的葛柳古树,还有一株据说有200多岁的大叶黄杨。

游客很少,散落在四周写生的学生增添了不少生活气息。

哪里有河,哪里就有桥。一座木桥和两座石桥连接着两岸。我不明白为什么中间石桥的两块石头会有这么大的空隙。一步跨过去真的有点彩蛋,矮一点的只能跳开,所以真的是跳岩。

一边是川西风格的吊脚楼,一边是被列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的中西合璧的曾家园。柳江历史上曾有曾、张、杨、何四大家族。民间有“曾家、杨家、张家、何家”之说。曾家院是一座保存完好的家族庄园,由曾氏后裔曾益成于1927-1937年,历经10年建成。原面积11621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402平方米,为“四院三台”布局。

我一直很佩服四川人的开放、灵活、坚毅、乐观,更接近商品经济。按理说,西南地区长期处于一隅,农业社会的保守、顽固、短视在自然经济下占了上风。一个重要的原因可能是因为移民。自秦朝以来,人们一直在向四川移民。自清朝以来,这里完全是移民区。原来的居民大部分是被张所杀,而现在的居民大部分是被湖广和四川所填。根据曾家元的展览,这里的许多家族祖先都是在唐代从关中迁徙过来的。

雨下得很大,我回酒店找老板娘,联系茶厂的人买新茶。

第二天仍然是雾蒙蒙的,下着雨。

早餐是最有地方特色的面条。味道是四川的,宽面像关中的拉面。

走到古镇北面,看到一栋新建的房子,粗大的原木横梁,高大的老式大门。我以为是新开的民宿,但店主在另一头,热情的邀请我们去参观。原来是翻盖的。入口是古老的石阶,特别上镜。

在古镇和附近,仍然有许多家庭住在传统的黑瓦木结构的老房子里。上世纪初的砖房也保留了下来。

细雨蒙蒙,有些不便,但这就是“烟雨柳江”最典型的画意。绿芽,挂满枝头叫不出名字的花,岸边芬芳的玫瑰,都让人难以忘怀。

即使在雨天,四川人也不会放慢打麻将的步伐。除了河边的吊脚楼,沿河两岸到处都是坝茶麻将桌。游客稀少,大部分都聚集起来了。虽然眼下有点冷清,但可想而知,旺季摆起茶桌,上千人喝茶打麻将,蔚为壮观,热闹非凡。

我们在老街河边选了最有利的观察位置,泡了茶,慢慢享受小镇时光。

最神奇的是,四川大妈自由奔放,毫无顾忌的自得其乐。从川藏线天堂景区归来,我爱这里的烟火。

柳江古镇原本是四川人夏天玩水、纳凉、喝茶、打麻将的地方。古镇对四川人来说,就像白酒和绿茶一样普通。在四川很少有人关注白酒和绿茶的价格,但他们关心质量。10多元一斤的散装白酒,100元一斤的绿茶随处可见,其实都不错。谁敢说自己比四川人更懂酒和茶?且不说陆羽在这里写出了《茶经》,天下好酒皆出川早已是不争的事实。所以想绕着四川古镇卖票,靠包装赚钱。没有办法。印象中,四川的古镇几乎没有门票。也正是这样,古镇的风貌和气质才得以保留,都活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