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俄罗斯背景

废除农奴制的历史背景。第一,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与农奴制的矛盾。19世纪上半叶,资本主义工业在俄罗斯发展起来。1860年,俄罗斯有超过10000家工厂用机器生产。铁路里程1.500公里;劳动者人数为86万人,其中62%为雇佣劳动者。但是农奴制的存在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38%的工人是农奴,大量农奴被农奴主束缚在土地上,生活贫困,没有人身自由。奴隶主可以随时辱骂虐待,甚至转让给他人;为了牟取暴利,农奴主大量出口粮食和原料。农奴主残酷压榨农奴,不断增加他们每周为主人工作的天数,甚至收回他们的土地,使农奴沦为奴隶。由于上述原因,俄罗斯资本主义发展所需的劳动力、原材料、市场、资本根本无法解决,导致俄罗斯落后于西欧国家。比如生铁产量英国只有1/15,法国只有1/3,铁路总里程英国只有1/10。这说明农奴制这种落后的封建生产方式已经成为俄国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陷入了深刻的危机。第二,农奴制的存在导致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失败。从彼得一世开始,俄国南下黑海,扩张到地中海。为此,与奥斯曼帝国发生了几次战争。1853年,俄罗斯以奥斯曼帝国迫害东正教徒为借口,大规模进攻土耳其,俄土战争爆发。为了遏制俄国向地中海扩张,英法于1854年对俄国宣战,克里米亚战争爆发。1855年,俄国因塞瓦斯托波尔要塞陷落,与英法媾和,签订《巴黎和约》。俄罗斯失去了在黑海保留舰队和要塞的权利。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主要是因为俄国社会经济的落后,而经济落后的根源是农奴制的存在。由于经济落后,俄军装备极差,军需不足。从俄中部调兵所需时间甚至超过英法从本土调兵,必然影响战局。战争爆发时,俄国政府为了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进一步残酷剥削农奴,引起农奴反抗。导致大后方吃紧,军需不足,大大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总之,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进一步激化了俄罗斯的社会矛盾。战后,农民运动高涨。从1858年到1860年,俄国发生了近300次农民起义。农民起义本质上是农民阶级自下而上消灭农奴制的尝试。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和战后农民起义的风起云涌表明了一个严峻的现实,即作为沙皇专制统治基石的农奴制正面临消亡。如果我们继续保存它,它将导致沙皇统治的崩溃。所以,1856年3月30日,也就是巴黎和约签订后仅12天,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就谈到了废除农奴制:“与其等农民从下往上爬,不如从上往下解放农民。”

综上所述,是农奴制的存在阻碍了俄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影响了俄国的对外扩张,造成了严重的政治危机,危及了沙皇的专制统治。为了挽救统治危机,亚历山大二世终于在18619年2月(俄罗斯历3月3日)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2.改革的内容和评价。改革的内容在教材里已经有总结了,这里不多补充。以下是从改革的性质、作用和不彻底性作出的评论。

第一,俄国的1861改革是沙皇以国家的名义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因为客观上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自由劳动力、国内市场和资金(到1905年,农奴为征地支付的赎金已达20亿卢布),俄国工业迅速增长,到80年代工业革命基本完成,资本主义经济逐渐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顺应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因此,它是资产阶级的改革,是俄国从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渡的转折点。改革还解放了农奴,使他们摆脱了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获得了一定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这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第二,这次改革很不彻底,本质上是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的“合法”掠夺。是在保护地主利益的前提下进行的。其表现为:最好的良田被地主占有;农民的土地不仅比原来的耕地小,而且还要支付比地价高两三倍的赎金。所以,农民真正“解放”的时候,其实已经身无分文了。他们大多无法独立经营,只能租地,向地主借钱,失去的枷锁重新戴上。另外,这次改革没有触及沙皇的专制制度,所以1861年的改革挽救了很多封建残余。俄罗斯以牺牲农民利益为代价发展资本主义的方式,必然会对发展中的资本主义产生负面影响,导致人民购买力降低,国内市场无法充分激活,农民对改革不满。农民运动又发展起来了。1861年,1 176庄园的农民举行暴动,一直持续到186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