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的十大改革者
吴起(约公元前440-公元前381)是战国初期著名的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大约在公元前395年后,他去了楚国,协助楚王进行改革。吴起认为,楚国的主要问题是“取经”制度。这种制度造成了楚国“臣多君多”。如果是这样,那就是逼(逼)主,虐民。这个穷国也是弱国。他改革的重点是削弱旧的“石清实录”制度,选拔人才,任用人才,严格赏罚。经过这次改革,楚国政治得到整顿,军事实力日益强大。”所以南平百越,北与陈、蔡,乃是三晋,西伐秦,诸侯皆患楚之实力。“但吴启智的改革遭到了楚国贵族保守派的反对,双方的斗争也非常尖锐。公元前381年,楚王悼亡,保守派马上发动政变,杀了吴起。吴起改革几乎全部废除,占据半壁江山的楚国失去了统一天下的历史机遇。
商鞅(约公元前390-338年)在公元前356年至公元前350年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政治改革。第一次是在孝第六年:赏耕织布,多产者可免徭役;废除贵族世袭特权,制定按战功大小授予爵位的制度;采用李悝的“法律经典”作为法律,并执行坐在一起的方法。第二次是在孝十二年:合并乡为三十一县(一说四十一县);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买卖;按照丁男的征服法,规定一个家庭中的两个男人必须分开,否则就要被征服两次。颁布法定度量衡,统一计量。商鞅的两次变法为秦国的强盛奠定了基础,为秦国统一六国创造了条件。由于商鞅执行新法过于苛刻,得罪了一些保守的贵族。秦孝公死后不久,他受到贵族的迫害,被汽车裂缝折磨,最后作为烈士死去。
汉武帝刘彻(157-87)进行了广泛的改革,包括整个社会、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政治上,首先颁布了“恩宠法令”和“附益法令”,使藩王分封多子,分割了王国的封地,从而进一步削弱了藩王的权力;其次,中朝的建立削弱了相对力量,巩固了皇权的神圣地位;再次设立了13个秘书处部门,加强了地方控制。此外,汉武帝是中国第一个创造和使用爵位的皇帝。军事方面,主要是集中兵权,建立下属军队和禁卫军,既充实了中央警卫部队,又准备了强大的军事力量来反击匈奴。在经济方面,整顿财政,发布“清算”和“训诫”的命令,开征商人资产税,打击富商大贾;桑弘羊建议冶铁煮盐归官营,禁止郡县铸钱;平准官和均损官的设立,以及政府对交通和贸易的经营,大大增强了国家的经济实力。同时,兴修水利,移民西北,在思想文化上实行“土地替代法”,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使儒学成为中国社会的统治思想,对后世中国的政治、社会、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王莽(45-23年前),魏县(今河北大名县东)元城人,新朝创始人。他从公元8年统治到23年。元年(公元8年),王莽废西汉末代皇帝孺子婴,自称皇帝,改国号为新,立年号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篡汉自立后,面对危机四伏的社会形势,他改革制度,下令改革:将国土改为“王天”,限制个人数量;奴婢改名为“私人”,禁止买卖;实行五等六等,控制和垄断工商业,增加国家税收;货币体系的反复变化造成了经济混乱,农民和企业失业,粮食和商品浪费;恢复第五秩,经常改变官制和行政区划等等。由于贵族和权贵的破坏,改制并没有缓和社会矛盾,反而激化了阶级矛盾;他还发动了反对边境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重税、滥征和苛法,终于在公元17年爆发了全国范围的农民起义。公元23年,新王朝在赤眉、绿林等农民起义军的进攻下崩溃,王莽也在绿林豪杰入侵长安时被杀。没有机会为自己辩护的王莽被责难了千百年,但历史记住了他和他的改革探索,最终给了他一个公正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