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第十三任皇帝施立取得了什么成就?

唐德宗·施立(Kuà)(742年5月27日-805年2月25日),唐代宗·李煜长子,唐朝第九任皇帝(12,779年6月-805年2月25日在位)。

李封为奉节郡王。宝应元年(762),任天下兵马大元帅,改鲁王、雍王称号,名义上统一军队平息安史之乱。次年拜大臣令。广德二年(764),立为皇太子。大历十四年(779年),施立即位。

施立前期,强明上任,坚持赊文武官,禁止宦官干预政治,以杨延为相,废除租庸制,改用“两税法”,颇有死灰复燃之势。齐鲁等人被任命后,政治局势变得糟糕。783年,建国四年,“靖远兵变”爆发,施立逃到奉天,后靠李生平定乱局。执政后期,施立任命宦官为皇军总司令,并在全国范围内增加货架和茶叶的税收,这导致公众的不满情绪日益高涨。容忍藩镇的困扰,使其势力一天比一天强大。在位期间,在回纥、南诏等地联合外族打击吐蕃,成功扭转了对吐蕃的战略劣势,为唐宪宗的“和谐复兴”创造了更加有利的外部环境。

贞元二十一年(805),李适死于会宁堂,享寿六十四岁。孝文帝在位二十六年,谥号神武,其庙号为德宗,葬于崇陵。

李世山是作家,尤其是诗人。《全唐诗》记载了他的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