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江川剧简介

川剧是中国最古老的地方剧种之一,主要流行于四川,但也在贵州、云南和西藏的部分地区流行。早期的川剧只是一些团,只用单一的唱腔形式,比如纯弦乐团(胡琴)。著名的团体有成都的泰鸿班,重庆的毕升班,济群班,同庆班,后来还有胡琴,高腔组成的团体。川剧几种唱腔形式的真正结合,是辛亥革命后各大城市建立茶馆的时期(191),为川剧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有了固定的演出场所——茶馆,市民固定的娱乐场所,客观上为川剧提供了理想的场所和较好的物质条件。

而且,不仅是这些专业队,普通人也喜欢参加。这种在四川被称为“和朋友一起玩”或“围鼓”的业余表演,是普通百姓重要的娱乐活动方式,为川剧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群众基础。解放后,川剧发展得更加完整,整理出大量完整优秀的传统剧目,同时创作出许多新剧。80年代以后,四川省有127个专业川剧剧团,云南、贵州有十几个专业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