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的历史发展趋势
1.中国商业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出现了三个高峰期。中国古代社会是以农业(包括副业和家庭手工业)为基础的社会,自然经济始终占据主导地位。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也是一波三折,几经沉浮,包括战国、秦汉、唐宋、明清三个高潮期。这些高潮都处于社会变革的关键期,商业的发展往往对推动社会转型、促进商品经济发展到新阶段起到重要作用。三次高潮各有其时代特征和阶段特征。但在几次高潮之间,也出现过商品经济因内外因素而衰退或遭受重大挫折,导致生意萎缩的情况。第二,商业发展繁荣的基础是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商品经济包括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商品流通就是商业活动。在中国古代社会,农业经济(包括种植、养殖和采集)是最重要的社会经济部门。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很早就开始出现,农业和手工业的产品交换最终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形成和发展。当然也有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的交换,但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的交换一直是中国古代商业活动中最重要的内容。在古代,有些人高估了商业繁荣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齐鲁万州商贾,遍布天下,所以非富即累,逐利而羡。”富国为什么要用当地农民,人民为什么要有矿场?“其实,不是的。对于古代中国来说,商业规模和商品结构是建立在农业和手工业发展的基础上的。以商品经济发展的第一个高潮——战国秦汉为例。一、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和农业技术的推广和普及,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大发展,从而迎来了商业发展的第一次高潮。杜甫《忆往昔》诗:“忆当年开元鼎盛,小城尚有千户。大米肥白,公私仓富。九州的路上没有豺狼虎虎,是远行的好日子。万奇和陆茂正在开学习班,男女不输。“有几个表达盛世的关键词,如‘米’,‘粟’,‘粮仓’,‘万奇禄茂’,都是描述农业生产的发展给社会带来的财富,而这一切都是由于‘男耕女织’的缘故。正是唐朝前100年农业的稳定发展,才成为商业繁荣的基础。明清时期,水稻等高产作物在中国南方广泛种植,玉米、红薯等品种的引进和推广,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为第三次商业开发高潮的到来奠定了基础。中国传统农业的特点是:以一户为生产单位为主,手工业和家庭副业相结合。一方面,作为个体农户,生产规模小,劳动生产率不高,扩大再生产的空间小,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弱。因此,作为商品交换提供给市场的剩余产品份额极其有限,主要是粮食、纺织品和农副产品。另一方面,农民也需要市场的帮助来交换生活必需品,如盐、铁、陶瓷,以及粮、布、丝的相互调剂。总的来说,农贸市场购买力极低。虽然单个农贸市场的购买力是有限的,单个农户要进行的商品交换是分散的、小额的,但就全国而言,叠加的量是巨大的。这些农副产品进入各级各类市场,是商业发展的基础。受产地限制,盐铁往往需要长途运输,对国计民生影响最大。长期以来,作为宫廷垄断行业,许多私营工商业者往往通过经营盐铁业获取巨额利润。因此,中国古代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商业繁荣是建立在农业生产力(包括副业和家庭手工业)发展的基础上的。农业生产力的大发展必将带来商业的大发展。商品经济发展的三次高潮都是在农业生产力大发展的基础上出现的。第三,商业发展的客观条件或前提是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曲线可谓三波三折。三波,即战国秦汉唐宋明清;多倍,即魏晋南北朝、五代十国战争时期,商业遭受挫折,从原来的高潮跌落,甚至衰落。第一个高潮是中国最终从割据状态实现统一的时期。《荀子·王之篇》描述战国时期全国商品流通:“北海有马,犬吠,但华得之,畜造之;南海有羽檩、牙革、曾庆、丹干炎,但中国得到了,赚钱了;东海有紫萱,有鱼有盐,中国却有温饱;西海有革,有雅品,中国却要用。所以泽民满木,山民满鱼,农民不断割而不耕,却满机械,工人满粟而不耕。“秦汉大一统的局面也促进了商业的进一步繁荣。《史记·货殖列传》中说:“汉兴之时,国内正有一家,开关梁,禁止驰山泽。所以大甲这个富商,每周都在世界各地流动,交易的东西都不能如愿以偿。“因此,商人力量的增长,许多大中都会成为商业贸易的中心,这是第一次高潮出现时最重要的特点之一。第二次高潮,在初唐农业100多年稳定发展的基础上,社会经济呈现全面繁荣。晚唐以来,市场体系逐渐被打破,对商业的限制逐渐放宽,城市工商业人口比例增加,商业繁荣,商品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元稹《猜客乐》一诗,形象地描述了商贾长途贩运的货物:寻珠赶海,采玉去景衡。北方买西夏马,西方买西藏鹦鹉。兖州布火桓,蜀锦织。丫环越胖越滑,眉毛越亮。计算食物和衣服的费用,不考虑距离。我游遍了全世界,却去了长安。《史记·货殖列传》有云:“百里不卖柴,千里不卖柴。”都是唐以前商人经营的货物长途贩运,特别是那些质轻价贵,便于运输,有利可图的奢侈品,如珍珠、玉石、马匹、织锦、月娘、Xi童等元稹的宾馆音乐中提到。但日常生活所需的粮食由于贩运成本高,并不是商人经营的主要品种,全国商品市场尚未形成。从晚唐开始,这种情况有所改变,粮、茶、瓷等日用品逐渐成为商品交易的大宗。《唐史补》(卷二)谈及当时商品交易的情况:“凡以货贿之物,皆废于用者,无法胜纪。绢布为衣,麻布为袋,毡帽为盖,皮衣为带,白瓮在内丘,紫砚在尾溪。世界上没有什么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都是关于日常用品的种类。北宋以后。南方的经济发展更为明显,描述日用品大宗交易的史料也更多。而水路运输商品,运载量大,比陆路运输便宜。北宋时期,开封的大索国寺其实是中国最大的商品交易中心,每月开放五次,允许“所有姓氏交易”。(孟先生:《东京之梦》)“中庭可容纳一万人。所有的商业交易都在其中。那些在首都寻求卖货转卖其他东西的人,一定是因为这个。”(《王迪:宜颜阴谋的记录》)。交易的商品种类繁多,有家居用品、马鞍弓箭、果脯、绣珠、蒸帽、字画古玩、地方香药等,大部分属于生活用品。商品结构的变化是第二次高潮中最重要的变化之一。第三次高潮出现的明清,是延续了几百年的大一统朝代。政治统一和社会稳定为商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客观环境。明朝中后期以后,经济作物的广泛种植,农副产品商品化程度的加深和专业化程度的提高(专业市镇和地区的形成,农业和手工业专业户的形成等。)都成为商业发展的新因素。四。限制和突破限制中国古代的商业受到各种各样的限制和约束。这些限制和约束,有的是受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低、农业人口比例大、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等社会经济结构特点的制约,有的则来自封建国家的干预。如体制、制度、政策措施、观念导向等。中国的商业是在不断突破限制和约束的过程中曲折发展进步的。但由于这些突破始终没有完全打破限制和束缚,也阻碍了中国社会最终完成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最直接的限制是主观和客观的。就主观限制而言,一是商人的政治社会地位,二是市场开放程度。唐朝以前(包括唐朝)有很多限制商人的具体措施。对商人政治和社会地位最重要的限制是不准做官(包括不准参加科举)。从宋代开始,允许商人参加科举考试是一个很大的变化。清末流行捐(买官),并形成制度。买官成了进入仕途和升迁的正式途径,这是商人的又一大转变。除了自身政治和社会地位的变化,商人的构成也在发生变化,不仅是商人的分类,还有牙医(经纪人)的级别和批发商的群体。明中叶以后,出现了以地域为中心、以血缘为纽带自发形成的徽商、晋商等一批商帮——商帮,都是商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商人构成发生变化的表现。此外,商人的经营方式和内容也在发生变化。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农副产品和手工业产品商品化程度的加深,商品结构也在不断变化。唐宋以后,日用品成为商人经营的大宗,经营方式也从商贾到商贾进行分类,根据商品流通的各个环节形成不同的经营流程和行业分类。中国古代的商业活动主要以城市为中心。《史记》记载了包括都城长安在内的19个重要城市。其中长安、洛阳、临淄、南阳(万)、邯郸、成都都是国家和地方的商业中心城市。“盐和铁。《李庚》云:“自京师,东西南北,历山川,历郡县国,一切富庶富贵,无非是街上五通,商贾功业,万物。“有人指出,城市的发展是以商业的繁荣为基础的。对市场限制的典型和集中表现是方时制度。政府对市场开放的时间和空间有严格限制,城市商业受到很大限制。晚唐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逐渐突破了广场市场体系和城墙制约的封闭格局。北宋以后,市场、桥梁、夜市开放,城市由封闭格局转向开放格局,使商业活动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时间弹性,对工商业的其他限制也日益放宽。大中城市人口的日益集中,商业行会的逐步发展,城市服务业的繁荣,成为城市商业繁荣的重要特征。晚唐以来,南方商业城市、大小经济城镇和各种草市的发展尤为明显。经济商业重心向东南移动,城市重心也向东南移动。明清时期,出现了一批以生产或经销某种商品而闻名的城镇,如景德镇、佛山等,主要集中在江淮和东南地区。运河沿岸、长江沿岸、东南沿海、水陆十字路口,迅速发展成为商品集散的枢纽镇。逐步放松政府对工商业的控制和限制,是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一大趋势。客观地说,商业的发展受到交换媒介形式(即货币形式)和交通工具水平的限制。在古代中国,经济占主导地位。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实物充当着交换媒介的角色。到了唐代,“钱帛并进”,可见金属铸币仍然没有完全取代实物货币。秦始皇统一货币和西汉武帝铸造五铢,既是第一次商业高潮的现实需要,也促进了第二次商业高潮的持续发展。唐宋第二次高潮时期,出现了最早的汇兑业,如飞钱,以及最早的金融储存、保管和金融信贷业。宋代开始出现纸币,这是由于商业发展对货币形态和功能发展变化的推动,同时又反过来促进了商业的进一步发展。明清时期,银行和钱庄的出现,使金融和信贷业成为商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典当业的兴起是商业深化发展的重要表现。商品流通顺畅,商道畅通,这是非常重要的,甚至是至关重要的。战国秦汉时期,史书上就有关于商品流通的记载,但实际上商业发展仍受限于交通工具和道路。秦统一后修建驰道,汉初“开闸”横梁,隋朝开凿大运河,唐代完善驿递体系,都说明了交通对商品流通和商业繁荣的重要性。经济重心的东南转移,南方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水路交通网络,以及沿海城市的地理优势,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汤玉林》(卷八)云:“东南各郡市皆有自来水供应,故天下多货多利。“城市布局和人口流动,尤其是外贸重心从西北向东南沿海转移,是中国商业史上的重大变化。对外贸易(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朝贡等)的发展变化。)、边贸(垄断市场等。)和民族地区的贸易都与交通道路直接相关。中国封建社会对商业的限制一直存在,不可能完全打破。比如政府的指导方针和政策,如贬低商业、抑制商业、限制商品交易和市场、纸币未能发展成为信用货币、征收不合理的高额商业税、海禁、官商勾结等。它们都对商业产生了不利影响,只能在限制和突破中继续寻求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