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发展历程、历史特征、问题与弊端

中国古代政治思想主要指从商代、西周到甲午战争前的政治思想。政治思想随着国家的出现而产生。历史学家普遍认为,中国古代最早的国家诞生于夏朝。但由于史料的缺乏,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研究一般始于殷商西周时期。

经济和政治背景

夏、商、西周都是奴隶社会。在奴隶社会,奴隶主拥有所有的生产资料和奴隶本身,在政治上实行奴隶主专政,而创造财富的奴隶处于牛马不如的地位,没有生活保障,没有人身自由。国王是最大的奴隶主,国家机器以国王为中心,形成君主制。君主对奴隶专横霸道。奴隶经常被随意杀害,甚至成为奴隶主的牺牲品。为了摆脱悲惨的命运,奴隶们采取各种形式与奴隶主进行斗争。在此期间,生产力低下,科学不发达。奴隶主经常利用宗教和神权说教来统治人民。

中国从春秋末期到鸦片战争前,两千多年一直处于帝制社会。在帝国主义社会,少数地主拥有大部分土地,而农民只有很少或根本没有土地。政治上实行地主阶级君主制,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建立以地主绅士为骨干的庞大官僚体系,对人民实行残酷统治。广大农民没有参与和讨论国家事务的权利,只有服从的义务。农民和地主阶级的矛盾是帝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为了反抗地主阶级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农民举行了数百次武装起义。中国历史上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的规模在世界历史上是罕见的。

政治思想的阶段

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可分为三个时期:殷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秦汉时期和鸦片战争前。

殷周时期

商朝西周时期,中国处于封建社会。当时以祖先崇拜为特征的宗教世界观统治着一切。在商周时期,占主导地位的政治思想是与这种宗教世界观密切相关的神权政治。统治者打着宗教迷信的幌子进行统治。把神权和王权结合起来,宣扬王权神授,宣称国王是由所谓至高无上、主宰一切的“上帝”统治的。周代商,对君权神授观念产生了重大影响。周统治者为了自圆其说,提出了“神无亲戚,德为辅”的观点。这样,神的一元论逐渐过渡到天命人事并重,以德辅天的二元论。在周代商的斗争中,周的统治者感受到了人民的力量,提出了“保民”、“慎刑”等政治主张,这是中国民本思想的开端。(见彩图【河南安阳小屯南甲骨,以“帝”称雄天下】)

春秋战国时期

这是中国从封建社会向郡县制社会过渡,帝制社会形成的时期。封建社会的土地国有制逐渐变为地主阶级的土地私有制,导致阶级关系的变化,封建社会的上层建筑逐渐瓦解,导致皇族的衰落,礼乐的崩溃,诸侯争霸,出现了“礼乐征伐诸侯”的局面,这是一个社会大分裂,大动荡的时代。“杀君者有之,杀父者有之。”“君臣无常,国之无常。”战争频繁,人民生活非常痛苦。为了实现国家统一,恢复社会秩序,一些思想家和政治家从各自的阶级立场和认识出发,提出了救亡图存的方案。当时社会动荡,统治者的政治控制不是很严格,社会没有绝对的权威,言论相对自由。尤其是战争年代,各国都非常需要人才,知识分子地位很高。因此,他们在政治讨论中更加积极,更少担忧,从而形成了百家争鸣、学术空前繁荣的局面。当时著名的思想流派有以、孟子、荀况为代表的儒家,以商鞅、韩非为代表的法家,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以为代表的墨家,以徐行为代表的农耕学说。

儒家学派

西周的创始人孔丘,梦想回到一个相对统一、宁静的社会,用周礼的标准统一人们的言行,建立一个“君君、大臣、父子”的社会秩序。他呼吁各国统治者“秉承先人之德,文武双全”,以“仁爱”的人道主义精神对待人和一切人际关系。他向统治者建议以德治国,辅之以刑罚,但同时又提出了宽严相济的治国思想。他要求人们加强道德修养,遵守中庸之道和忠恕之道。强调人治,提倡“兴才”生于战国时期的蒙克认为,解决时局的关键是实现中国的统一,只有不嗜杀的仁人才能统一中国。他充分发挥孔子“仁者爱人”的思想,提出了仁政学说,认为“政当得民”,进一步发展了西周晚期的民本思想。他的理论被统治者视为迂腐。继孟子之后,荀况肯定了儒家思想的某些方面,纠正了它的迂腐。他主张既尊君又爱民;它既提倡“长礼”,又强调法,对礼作了系统的发挥;他一方面宣传仁义道德,同时也宣传刑罚法治。他认为“治人无法”,主张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

法家代表

商鞅和韩非主张富民强兵和农耕。推崇暴力,强调法治,认为治理国家应该用法律而不是智慧来治理,提出“刑无等级”、“以刑止刑”的观点,否定一切伦理道德,主张以武力统一;要求加强社会组织,对人民实行严格的控制和监督。他们还鼓吹君主专制,宣传独裁。

以老子为代表的道教,主张一切顺其自然,主张无为,向往小国寡民的社会生活,反对一切法制和物质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