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十三行的历史?
清廷闭关锁国,辽阔的中国只允许广州一个港口对外贸易,导致广州来往的商船越来越多,民族阶层欣欣向荣,对外贸易独具特色。
但清廷继承了明朝的传统,不仅要求广州进行对外贸易,还规定外商不得与其他华商发生直接的贸易关系。外商来华进行朝廷贸易,必须找指定的行商做贸易掮客和代理人。这些指定的行商所开的外贸店铺,俗称“十三行”。十三行是康熙二十五年(1686)广东海关成立第二年五月设立的。地址在广州文化到海珠南路一带。
广州商业建筑区域图
因为十三行是专门做对外贸易的,所以也叫洋行,行商也叫洋商;第三、四、五家是英国的包河银行、丰泰银行、龙顺银行。第六和第七宫是中和星;第十一是法国高科技银行;第十二位是西班牙的鲁;第十三个是丹麦的黄旗线。
这些外国馆的背后是十三行街,这里集中了中国的商家。其实十三易亭是十三排的组成部分。同一家银行分两次活动,一次是行商与国内商人交易的地方,一次是行商与外国商人交易的地方。
十三行实际上是一个拥有商业特权的官商集团,由许多商号和洋行组成。组成13家银行的公司数量经常变化。起初有13家商号,分别是怡和银行、广利银行、文同银行、同兴银行、天宝银行、兴泰银行、中恒银行、顺泰银行、仁和银行、同兴银行、宜兴银行、东昌银行、安昌银行。
十三行主要是“承保国外进口;代外商缴纳关税;它代表政府控制外商,传达政府法令,处理与外商谈判的一切事宜。因此,十三行不仅是一个民间贸易组织,也是一个代表政府管理贸易和外交事务的组织。
1720之后,清朝的命令行商实行“商保”制度。外国商船靠岸,要找有商船担保的商人,该商人有优先购买船上货物的权利。乾隆二十年(1757),清廷关闭福建、浙江、江苏三个海关,广州成为中国唯一的外贸口岸,规定所有进出口物品必须由十三名行商办理。比如茶叶贸易,全国茶叶出口都集中在广州,安徽、福建、广东、浙江四省的茶商都要聚集在广州,通过十三行商人与外商进行茶叶贸易。十三行这个特权官员,实际上垄断了中国的外贸市场。
十三行的鼎盛时期是清乾隆到嘉庆。十三行最多时有几十条,其中以潘、卢冠恒、吴秉鉴、叶尚霖等人创办的行、广利行、义和行、义兴行最为著名。如今,人们仍能从广州西关的文同路、义和街、宝顺街、濮院街、仁安街等街名中找到十三行辉煌的历史痕迹。
那一年,十三行到处都是桅杆,彩旗飘扬,熙熙攘攘,一袋袋的丝帛、茶叶、陶瓷堆积如山。英国、法国、丹麦、瑞典、荷兰、巴西、俄罗斯、葡萄牙、西班牙以及东南亚几十个国家都在十三行进行贸易,因此十三行获得了大量的财富。
广州的一站式贸易和十三行贸易垄断一直持续到道光二十二年(1842),历时156年。这一时期,广州的贸易以其独特的地位处于调整和发展的黄金时期。广东海关的税收每年都在高速增长,从平均每年五十万两增加到平均每年一百多万两。大量外国银元从印度和欧美国家流入中国。广东海关税收的高增长使清廷困惑,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嘉庆十七年(1812),出口贸易1500万两白银,进口货物总量1270万两。
有潘、陆、吴、叶四大家族,其中以潘氏、吴最为著名。
潘三代主要经营丝绸和茶叶,财富雄厚,资本压过朋友。几十年来,潘氏家族受到华商绅士的拥戴,接连当选十三行领袖。潘家在珠江南岸有一处宅邸,金碧辉煌,古玩珍珠一应俱全。潘家常在屋内大摆宴席,有可容纳100人的表演剧场。
潘的孙子潘,是一位非常成功的商人,被称为“三绝”,会写诗,会画。1842,巴黎某杂志报道,潘石屹家族第三代孙潘郑伟的财产总额超过1亿法郎。当时英军勒索广州当局支付城市赎回费,潘捐银64万两。鸦片战争期间,英军即将进入广州,面临城破国亡的关键时刻,潘率先捐银26万两,联合十三个富商,买下一艘战船用于海防。
吴家发家比潘氏稍晚,但后来居上。吴秉坚,又名吴,在13线经营怡和。
吴不仅是广州首屈一指的富商,也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富豪之一。在1834中,吴拥有资产2600万两。美国《华尔街时报》称他为“世界上最大的商业资产,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他在西方商界享有很高的声誉,甚至第一艘美国商船也下水了,并以他的名字命名为“关昊号”。有这样一个故事,讲的是吴的财富。一位美国商人欠他七万二千元银票,他滞留广州,回不了家。吴警官当面撕毁了欠条,说账已经结了,你随时可以走。因此,半个世纪以来,吴这个名字在美国家喻户晓。吴不仅在中国拥有房地产、地产、茶山、店铺和巨额资金,还在美国投资铁路、证券交易和保险业务。他的财富在当时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十三行的衰落始于清道光元年(1821)。为了扭转中英贸易逆差,获取更多利润,英国资产阶级无耻地向中国倾销鸦片。乾隆十三年(1749),鸦片出口仅占英国商品的八分之一;到乾隆末,鸦片进口已占进口商品的一半;道光年间之后,数量更是惊人。清廷不得不下令禁止鸦片。
一方面,依靠封建特权排斥中小商人的贸易,一些商人为了赚钱,迎合英国等资本主义列强肮脏险恶的阴谋,参与鸦片贸易。另一方面,商人本身受到封建官僚的压迫,经常被勒索。清廷要求行商每年缴纳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两白银。至于年复一年加的助军救灾的钱,更是不计其数,逼得他们不得不捐款。道光六年(1826),清廷一次从十三家银行抽取白银60万两。1842年,清廷偿还《南京条约》规定的三百万债务时,吴秉鉴支付了一百一十万两白银。可见,当时商人的地位并不高,吴已经是世界级富豪了,还得不断地夹在政府和洋行之间。
因为海关直接统治十三行,所以对海关官员的勒索也是各种各样的。比如一个商人想加入十三行,甚至退出十三行,必须用巨款贿赂海关官员才能获得许可。
13家银行快速下滑。道光二十年(1840),光是商人就欠外商几百万。香港商人中有人不断陷入困境,有人在破产和死亡中挣扎,甚至连家乡的产业都被抄光了。我要么拿房,要么送伊利,剩下的商家欠的钱我还是要还。
1840,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英国炮舰轰开大清国大门闭关锁国卖国。战败的清廷被迫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广州一口通商、十三行通商的垄断特权被取消。
1856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滚滚浓烟中,愤怒的广州人民焚烧了外商居住的义亭,十三行也在这场大火中化为灰烬,结束了其100多年的外贸特权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