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管所的历史是怎样的?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我国农村生产力得到极大释放,粮食生产能力迅速提高,粮食产量年年上新台阶。为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国家除了征收定购任务和征收农业税外,对农民余粮实行保护价敞开收购,防止廉价粮伤农,最大限度满足农民卖粮愿望。同时,当时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人口多,生产力水平低,人均耕地少,手里有饭吃是当时乃至现在世人心中公认的真理。在连年丰收之后,粮食购买量和库存飙升。当时有限的储粮能力难以满足需要。国家及时投资建设粮食主产区的仓库。直到2002年,国家投资建仓库基本告一段落。这些不同时期修建的粮库,为国家掌握粮源、有效实施宏观调控发挥了“吞吐、中转、蓄水池”的作用,为实现国家粮食安全、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是,随着国家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粮食经济也在改革中不断发展,大中型粮库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存在许多不适应的地方。

一是功能单一,过于依赖政策,缺乏自身发展活力。

为了适应灵活调控、方便吞吐的战略需要,大中型粮库大多建在县级以上城市的郊区。基础设施主要是仓库和粮食储存设施。有些仓库有铁路专用线或专用码头,但运营设施非常匮乏。目前,这些粮库大多负责各级储备粮的储存管理,依靠有限的成本补贴维持粮库运行。主要业务是储备粮的储存管理和轮换。工作单一,过于依赖粮食储备政策。企业缺乏主动性和自主性,缺乏自身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

二是没有稳定的粮源基础,经营管理存在较大风险。

大多数大中型粮库肩负着各级储备粮的储存和管理任务。根据国家对储备粮管理的基本要求,要确保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储存安全,国家需要时可以调剂使用。要解决“质量好”和“用得好”的问题,必须有稳定可靠的粮源基础,才能实施有效的轮作。而位于城市(郊区)的各级粮库往往缺乏稳定可靠的粮源,而是跨区域采购轮换粮源,这无疑增加了轮换成本,使承储企业存在潜在的损失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