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河镇的历史沿革

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国有公司广阳卫司令方新建河站(隶属海巡),修筑城墙。这座城市有20英尺高,方圆5英里。新河的名字叫水(也叫曲流河)。当年建城是为了疏浚河道,南监的水引入西门,出东门,所以城也叫新河。据清代《嘉庆太平郡志·叙水》“新河,又名瑶江。徐莉,远离南涧,原为陶佳村。明初建城时,河道已动工。”

明朝嘉靖十九年(1540),建成五龙书院。

明朝嘉靖三十八年五月(1559),戚继光率军在新河歼灭侵华日军千余人。

明朝嘉靖四十年(1561),敌军进攻新河车站,戚继光率军破之。至此,敌人不敢再骚扰。第二年,太平总督徐悦撰写了“南唐齐王胜利纪实”,并在齐王庙立碑。

清乾隆二十年(1755),新河士绅创办龙山书院。

清乾隆四十年(1775),重修寺前桥。嘉庆初重修,改为牌坊,是金清桥名称的开始。

清光绪十年(1884),四月二十二日,黄岩场(位于新河南涧街)军官扰民闹事,新河罢市。

清宣彤元年(1909),设立邮政代办所。

民国初年,新河设乡。

民国二十年(1931),设置泽国新和长途电话。

民国24年,新河至箬横、松门长途电话开通。

民国25年8月设立新河区,辖新河镇、滨海、毕昇、新溪、凤味、虎峪、永安、长寿、新昌、塘厦、大丰、洋河。

34年,65438+二月,新河区公所废。

36年9月,乡镇调整,新塘、塘下合并为新塘乡。

1940年4月6日,日军轰炸新河城。1941 4月23日,日军再次轰炸新河,占领了周边的松门和临川。

6月3日,1949,浙南游击纵队第三支队从泽国挺进新河,在知止中学(现新河中学)接受全体武装盐警和职工起义。至此,新河和平解放。

1949年冬,新河区辖新河镇、永安、新塘、滨海、长寿、合阳、新溪、毕昇。

1950温岭县有9个区,一直属于镇,118镇。其中,新河区辖新河镇、披云、高桥、独首、上桥、万首、张裕、蔡洋、下张、塘下、毕昇、雨伞、新街、真镜、横河、镇海、横泾、尧塘、三哨、肖家桥。

1956年6月,新河区被撤销。新河镇调整为县直属镇;高桥、蔡洋、张裕、横河、塘厦、镇海等乡镇调整为县直属乡镇。

1957年4月,新河区恢复;同年9月,新河镇划归新河区。

1958 10,区建制取消;在1961中恢复了相应的建制。

1983年7月,肖家桥公社成立;同年,5438年6月+10月,公社制度被废除。

1985 1月,新河披云大桥开工,这是当时温岭县最长的公路桥。

3月6日,1986,原新河区下辖的长裕、新街乡改为建制镇。

1992,原新河区下属的高桥、彩阳乡合并为新河镇。塘下乡和肖家桥乡合并,改为塘下镇。

2001 10 10月8日【1】,张裕、塘厦合并为新河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