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县的历史和由来是什么?

建水在云南南部以其古老的文化而闻名。建水曾是临安府所在地。其古文化、古建筑不仅位于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建水市,而且分布于辖区各地。仅县城以西13公里的团山村,就是一座百年建筑,外地人到此一游无不惊叹。?

团山(彝语:有金银的地方)村,建在半坡上,有100多户人家,都是砖木结构的楼房。它古色古香,门庭若市,就像一个庞大而丰富的古建筑博物馆。历史的沧桑就藏在其中。在这里观光让人产生怀旧的感觉,给人的感觉是时间序列的逐渐偏移在这里似乎变慢了。

纵观这100多户人家的深宅大院,让我产生一种怀旧情绪:按照解放初的土改运动,这100多户人家无疑都是大地主。但按每户所占耕地面积来看,并不算土地丰富。一百多年前,这些古建筑的建造者都是穷人。都是在一个老锡矿发了财,但在抗日战争初期都没落了。他们的后代除了祖辈留下的这份奢华的财产,没有任何财富。就像我们现在看到的,人们的生活和普通山民一样贫穷。

张家公园

建水市有个“贾珠园”,团山却有个“张家园”,鲜为人知。

张家花园,位于村东北,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占地面积3495平方米,建筑面积2950平方米。平面布局由面对大门的外门、首院、中院、三院、祖庭、外碉堡组成,共有房屋119间,天井265438+间。

张家花园的建造者不像贾珠花园那样富有,而是一个穷人。能够建造如此宏伟华丽的花园洋房,简直是《天方夜谭》般的奇迹。

店主名叫张家林,他有两个儿子,一个叫张国一,另一个叫张国民。因为家境贫寒,两个儿子长大后都出去帮助江湖了。做了点小生意,赚了点小钱后,他们回老家买了些马,带到一个老锡矿去给老板运土荒,得到一点报酬维持家庭生活。渐渐熟悉了矿上的环境,两兄弟发现给人一担土还不如采矿赚钱,于是抛弃了土的担子去采矿。那时候的宽矿不属于任何一个人,谁有力气开采就归谁。锡矿价值很高,可以卖给冶炼厂。张哥在莲花洞里挥着鹤嘴锄,举着锄头。他不知疲倦地工作,一天下来筋疲力尽。他收集的矿石日复一日地堆积,很快就堆积了一百多块石头。当时矿石是用石头量好批量卖给冶炼厂,然后进山洞继续开采批量出售。积攒了一笔钱后,我在下河沟自建冶炼炉,买矿石冶炼大锡出售,收入大大增加。生意一年比一年兴隆发展。冶炼炉从一个增加到三个,常年雇佣工人冶炼。当锡锭积累多了,他们就雇了一个马帮,把它们运到红河边的曼豪港,从河口经越南水运到香港。当时有个老头在香港开了个贸易栈卖大锡,卖到欧洲各国,获利颇丰。张哥有钱了,就扩大贸易,把生意做到昆明、上海等大城市,财源滚滚。发了财就回老家团山买地盖房子。先建了五间厢房,后建了三晋院民居和花园祠堂。正当张哥哥的矿业生意蒸蒸日上的时候,他的哥哥突然得了急病去世了。弟弟张国民悲痛地埋葬了哥哥的遗体,撑起了整个企业,把生意做大了。先后买下长老塘、高老塘等几个矿,成为个旧富裕的锡矿人之一。张国民在老家原有房屋的基础上,将房屋扩建成庭院,在花园后面修建假山,种植花草,美化环境,同时修建防御性的警卫室和炮台,成为团山村独立的私人楼群庄园,如同土豪的隐居之地。据推测,张的家人是被雇来保护家人安全的。

张国民和他的两个兄弟见过世面,所以他们很自然地在住宅的结构和装饰上跟上时尚。他们买的是好的木材,砖木结构,木屋是两层小楼,装修花哨高档,不惜高价聘请能工巧匠雕梁画栋。正殿檐上雕刻花鸟鱼虫兽人物;门楣上画着五颜六色的画,窗户上镶嵌着各种图案。请当地书法家在屋墙外写唐诗宋词,请画家画国画竹、菊、梅、山水人物。这是锦上添花。华丽典雅的字画作品装点着房子的墙壁,为其增光添彩,呈现出一种奢华的氛围,像一个博学多才的富贵书生。我们四处闲逛,欣赏各地房屋的雕刻技术和字画作品。虽然年代久远或破损,但都是佳作。

中级人民法院内,四周是走廊和回廊,居民楼是一栋两层的木楼,屋顶是瓦片。栅栏的底部镶嵌着雕花砖。房子的门窗都装饰着精美的花鸟图案。天井是用花架和石缸搭建的。后院是“走角楼”,即两排木楼连成直角。楼道直通的楼里都设有祖先牌位。大门左侧的花园,顶部有一个高约两米的台基,两边挂着高跷,底部是一个方形的大池塘。池塘边的石栅栏上等间距竖立着许多方形石柱。石柱上端雕刻成工字形或圆形宝顶;有些被雕刻成狮子和老虎的形状。正对着桥台中央的一个石栅栏的正反面,刻着“活泼泼地”“活泼秘”的铭文。据说院子里原来种满了各种珍贵的花草树木,房子里还有很多门窗。有句话叫“百花齐放,百雕门窗”。它的房屋结构典雅,富丽堂皇,装饰豪华,仅次于贾珠花园。可想而知,这么大的房子和庄园,不知道要雇多少佣人来搞环卫,养花木。

解放战争时期,张家花园的后裔张痛恨国民党的腐败统治,加入了中共建水县委地下党领导的统战组织“九人团”。现存的左吊脚楼是当时“九人组”的活动场所。张家花园现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我们参观时,房子是空的。由于年久失修,建筑群因一片衰败的荒凉景象而失去了往日的辉煌;房屋的雕刻和绘画布满了岁月的痕迹,有些已经损坏脱落。当年的奇花异草美景不复存在。因为没人管,所以一切都很乱。在漫游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雕刻精美的动物模型在“文革”期间被撞得粉碎,显示了沧桑。池塘上方宽敞的房子成了团山村小学的教室。许多塑料袋、饮料瓶和各种杂物被扔进了大池塘,黑色的池水表面长满了绿色的青苔。它的文化景观已经黯然失色。

由于缺乏维护和管理,张家花园的一些墙壁已经倒塌,一些房屋受到损坏,失去了原有的完美和光彩。然而,透过这些古建筑,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的美,老一辈工匠建造房屋的智慧,也可以想到张家由穷变富时的风景。可以说,这座宏伟的庄园是从个旧锡矿回来的。百年前,张氏兄弟白手起家,用双手辛勤劳动开采和经营锡矿,造就了如此庞大宏伟的城堡庄园。这听起来不可思议,但张家花园是历史的照片。

将军府

我们游览团山村,看到一户人家挂着“将军府”的牌匾,很醒目,我们就进去参观了。

“将军府”不是将军的官邸,而是下级军官的宅邸。房子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占地880平方米,共有38间房屋,7个天井。屋内雕梁画栋,花鸟鱼虫,浮雕人物,绘画,匾额,五彩缤纷,气势磅礴。能够建造如此宽敞的住宅,必定有着非凡的渊源。主人后代的父母都不在家,家人也说不出个所以然。他们只知道造房子的老祖宗叫张合。

据知情人透露,张赫小时候丧父,由母亲抚养。当我6岁的时候,我看到我的家庭真的很穷,所以我和我的表弟张凯去了一个旧矿谋生。在锡矿做童工长大,在荒郊野外度过童年的张合,性格开朗,胆子大,喜欢交朋友,待人真诚,重名誉,广交朋友,朋友很多。他简陋的住所经常拥挤不堪。朋友来找他出谋划策,商量对策,渐渐在矿工中树立了威信。当时去个旧挖矿的农民工来自四面八方,大多以区域为集群合伙,各自占一个地盘。哪里有矿上为了富矿吵架打架,张合就出面调解纠纷。他从公正的立场判断谁是谁非,做出果断的决定。看到他是个男人,政府任命他为维护矿井的警察队长。张合不负重任,适时承担责任,自然让建水籍矿工受益匪浅。大家不再担心被外人欺负,反而放心采矿炼锡,利润丰厚,财源不断。人们纷纷回家建豪宅。张合在维护矿上秩序的同时,配合本村人治理大溪,自然发了财,在团山建起了自己的住所。

1911年,辛亥* * *起义爆发,个旧厂矿发生滇南土匪头子李少宗抢劫案。已被任命为管道营长的张合,带领群众平息土匪,抓获土匪数百人,就地执法,保护矿产。云南巡抚蔡锷得知土匪已被平定,立即召见张合了解事情经过。蔡锷得知此事已得到妥善处理,便任命张合为个旧国军第四营管道经理兼巡视员,并授“狄将军”牌匾挂其府邸。因此,村民们称章和夫的房子为“将军府”。

民国元年1911年,张合与张云贵发生争执,不久在个旧被杀。噩耗传来时,他的母亲胡悲痛欲绝,在《点声日报》上发表声明,坚持要求政府严惩凶手。张合的尸体被埋在了山脚下。听了这话,蔡锷非常难过。他亲自为张合题写了墓碑。碑文写道:个旧国军四营管张合墓,滇军大将、滇军总司令蔡锷拜书。在民国年,他在农历十二月的第三天祭祀姬旦。

张赫从小打拼,长大后开创家族事业,他努力奋斗才走到了人生的辉煌。然而人注定是不幸的,在他风华正茂的时候,却意外身亡,认识他的人无不叹息?

张合去世后,他的母亲胡适勤俭节约,抚养独孙的遗孤,挑起管理个旧厂务和团山田产的重任。同时,为了教育下一代,将二院的厢房改成了“读书楼”,聘请了一位老师教育后代,直到她老死。

张合盖的房子在团山算不上最大最豪华,但因为他和他母亲两代人的不凡经历而享有盛誉,而且“将军府”的装修也别具一格。“三段式”大门的门楣和嵌在墙里的瓷砖上浮雕着“三段式连续上升”的图案,显示着主人的地位和身份。一进庭院,三坊一墙,庭院用大石缸和花架搭建。石缸里装满了水,用于灭火和养鱼。缸壁正面有“观鱼跃”四个行书大字,两侧为诗词。我们参观时,水箱里没有水。正殿檐下的六扇纱门分别刻有“封侯挂印”、“鹿鹤同春”、“大象崛起”、“鲤鱼跃龙门”、“狮子绣球”、“何琳托印”等雕刻或浮雕图案,每种图案都有一个典故,都体现了我们的传统历史文化。那些奇妙的组合艺术一次又一次把人们引向美的境界。仔细欣赏,发人深省,一切都充满幻想和色彩?正厅两侧是厢房,房屋两侧板墙上端的方形窗棂上刻有枇杷、柿子、石榴、荔枝、核桃等雕刻图案,仿佛果实累累的森林花园装点着住宅,表达了主人对环境自然之美的欣赏。

正殿屋檐四周也有装饰,艺术品味更高雅。有当地名人题写的格言警句、书法、国画等数十种,堪称艺术珍品。

进入二院,有临安?建水原名?知府为胡题写了年号,一些宗族成员用红底金字匾祝贺胡670岁寿辰,匾上写着“金玄咏吟”、“宋新和书”、“百鸟望君”、“德光”等字样,表达了张家对这位母亲在逆境中成长的敬仰之情。

概述这些雕刻、书法、绘画和匾额题字水平很高,把“将军府”点缀得光彩夺目、豪华气派,具有浓厚的文化气息。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木结构和雕刻技术已经过时,一些字画已经损坏和脱落。业主的后代已经无法修缮,环境卫生也没有那么干净,说明现在的业主没有祖辈的财力和文化素质。但是,古建筑留给后人,包括留给业主以外的人的,是一种中国传统的民居建筑文化,是一页历史,是一种艺术,是一种智慧,是一种精神,供后人欣赏和学习。

参观完“将军府”,我们想到了房子的建造者张鹤。带我们参观的建水县文联副主席谢恒知道张鹤的墓在哪里,就带我们去参观了。我们走出寨子的上端,沿着田埂爬上一个小坡,分支进入一片菜地。在菜地的一个角落里,我们看到几座坟墓蜷缩在山麓。我们一个一个地寻找,找到了张合的坟墓。墓碑很小,蔡锷写的碑文是正楷,书法功底深厚,字体工整细腻。但是,一个小小的墓碑想要装下所有的字,就会被压缩,被雕刻的又小又挤。好在字迹刻的很仔细,保留了原本的风格,每个字都清晰可见。然而整个坟墓被山土挤压,长满了草,仿佛没有负重。我感慨地说:“蔡锷生前没留下多少字迹。这是我第一次在这里看到。这块墓碑应该用文字来保护。”谢恒自然不能做主,但他希望能引起县里有关部门的重视。

黄恩福

走到寨子中间,看到一户人家的大门口挂着一块写着“黄恩福”的金匾,于是转头去看。

什么是“御府”?据报道,房子的建造者是张书元,他在出生后不久就失去了父亲。年轻的母亲朱遭受了沉重的打击;她的精神支柱崩溃了,她失去了生命支柱。她非常痛苦。封建社会的女性被“三从四德”的枷锁束缚,不能再嫁。为了生存和抚养孩子,我们不得不在地里干活。一个很年轻的寡妇,作为家里的主要劳动力,要养活包括公婆在内的四个人,真的很辛苦。然而,聪明的朱努力工作,每天早起在田里工作。辛苦了一天,晚上还是给全家人纺纱织布。她通过多年的努力养家糊口,以德孝敬公婆,养育后代,平时与邻里和睦相处,颇得大家同情和尊重。

当年轻的张书元长大懂事后,他看到他的母亲太苦了,所以他和寨里人一起去了一个旧矿,以换取一点报酬来帮助他的家人。就这样,一年又一年,张书元从小到大,以矿为家,省吃俭用,一直到40多岁,终于积攒了不少钱,回家盖房子,报答母亲。

张书元和其他人一样,建了一座三坊一照壁五院的房子。后院有三间六耳房;后山角楼连着三个大厅。房子建于清光绪末年,占地1,885平方米,建筑面积863平方米。平面布局由两个大天井、六个小天井、六个过道和一个带两个入口的庭院组成。主楼有37个房间,完成于宣彤统治的第一年。前院花房是接待客人的地方,请工匠雕琢图案进行装饰,精致典雅;游廊上的“八仙献寿”图案具有创新性;窄和龙方板上有9个6寸的人物浮雕,两侧是八仙,为寿星庆生。人物栩栩如生,具有鲜明的身份特征,从祥云迷雾中走来,展现了魔幻梦境的境界。

朱没想到儿子这么好强,人到中年还能盖这么有钱的房子。她已经六十岁了,知道儿子一生的辛苦不亚于自己,心中充满了爱和幸福的感觉。寨里的人们钦佩和尊敬张书元一家的辛勤劳动和丰衣足食。由于朱一生辛勤劳作,并帮助隔离实业,老人事业兴旺,子孙满堂,赞誉有加,声名远播。县长知道后,深受感动。临安知府为了表彰朱的德行,上书上级政府,这封信总是要转交给朝廷的。清廷为表彰朱恪守当时的封建礼教,授予他“黄表”牌匾,并允许他在大道上建立“孝坊”,以示其德。

张家为此准备了材料,选定了地址,请工匠下了石脚。村里的人认为牌楼建在两村交界处,不利风水,反对。虽然这件事是朝廷允许的,但是张家为了顾全大局,遵从祖上的家训,放弃了这个工程来祭祖。准备好的石头和工匠雕刻的一对石狮子已经存放了80多年。到1986年建水县东门花园修复时,张书元的后人将保存完好的石狮捐赠给了政府。